意外發現
硝煙之中,漢代古墓赫然現身。
河北省滿城縣西南約1.5公里,有一座名為“陵山”的山丘。陵山雖然不高,海拔只有235.8米,但遠遠望去氣勢雄偉——主峰前有兩座南北對峙的小山峰,猶如皇宮門前的高大門闕拱衛著主峰。1968年5月的一天,解放軍駐河北某部在陵山主峰上修筑軍事工程,需要在山體上搞炸藥爆破。當爆破的硝煙漸漸散去時,在半山腰上赫然出現一個深不見底的黑乎乎的山洞!戰士們先往洞里扔石頭,卻無論如何也填不滿,于是幾個膽大的戰士冒險進入山洞進行探察,結果發現,手電筒的光亮根本照不到山洞的盡頭。洞里的地面上覆蓋著大量的瓦片,還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陶俑、陶器等古物……很快,在山洞里發現古墓的情況被反映給了河北省的有關部門,考古工作者迅疾趕到陵山。通過初步考察,他們發現這是一座古墓,而且規模不是一般的大……
對于考古工作者來說,“陵山”這個名字本身就讓人很敏感,因為只有古代帝王的墓葬才稱之為“陵”。那么陵山上是不是埋著古代的王爺呢?在陵山腳下世代居住的村民中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他們的祖先來到這里定居,是為了給一個大人物守陵。但是陵墓究竟在哪兒?這個“大人物”又是誰?沒有人說得清楚。
當時擔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在得知滿城陵山上發現大型古墓的消息后激動不已,他預感到這將是一個了不起的考古發現,于是立即向周總理作了匯報。在那個困難的年代,通過周總理的親自安排,一支由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工作隊的考古專家聯合組成的考古隊進駐滿城陵山,開始了對這座大型古墓的考古發掘。
一號墓的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