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們正面臨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確立科學人才觀,做好年輕干部的培養工作,對推動丹陽水利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十分必要。
筆者認為做好年輕干部的培養與選拔工作,在我們水利系統要在“三個提高”上做文章,這樣才能把科學發展觀和科學人才觀有機結合起來,促進水利事業和水利人才的全面發展。
首先,進一步提高對抓緊培養選拔年輕干部緊迫性的認識。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方針,建設一支能夠擔當重任,經得起風浪考驗的高素質的領導干部隊伍……是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大計。”認真學習、領會十六大有關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重要論述,我們應該從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上,從進一步推進新老干部合作與交替上,深刻認識加速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緊迫性,克服“慢慢來”、“等等看”的思想和“與己無關”的思想。
第二,進一步提高對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重要性的認識。要順應時代的需要,確立新的用人標準,大膽起用“人民公仆”的人,就是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即破除無過便是功的思想,樹立無功便是過的觀念;破除論資排輩的思想,樹立能者居上的觀念;破除求全責備的思想,樹立用人特長的觀念。當前要克服和防止影響年輕干部脫穎而出的三種思想傾向,一是拿年輕干部同老干部比經驗、比成熟,對年輕干部不放心;二是認為年輕干部有的是提拔機會,年紀大的同志到站了,要照顧一下;三是求穩,怕用錯人,擔風險,在選拔年輕干部時缺乏遠見和能力。
第三,進一步提高對創造有利于優秀年輕干部脫穎而出的環境的必要性的認識。
要建立和健全一種能使優秀年輕干部不斷涌現的機制。
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選人用人機制。一是在德才標準的掌握上,主要看干部對黨的基本路線的態度及貫徹執行的實績;看是否能帶領本單位本部門工作打開局面,不斷創新發展;看是否真抓實干,有高度的事業心和為人民服務的強烈責任感。二是選拔渠道上,要深入基層選擇一批35歲左右的優秀干部,尤其要重視培養一批有基層經驗的本科以上干部。三是具體途徑上,要廣泛發揚民主,充分尊重民意,采取民主評議和民主推薦等方法,廣泛發現人才。
二要建立健全有效的育人機制。一是把有發展潛力的優秀年輕干部放到關鍵性崗位壓擔鍛煉。二是有目的、有步驟地做好干部交流。三是因材施教,強化培訓。
三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用人機制。要堅持領導干部“能進能出”制度,對達到相應任職年齡的現職領導干部,要認真執行相應的任期制度;對即將到期的現職領導干部,可根據工作需要和本人實際,擔任同級非領導職務;對不適崗的現職領導干部,要調整領導班子,為優秀年輕干部盡快“到位”搭個輕便的梯子。對特別優秀的,可以“小步快跑”破格使用。對于那些在成長的實踐過程中,由于缺乏經驗而有某些失誤的同志,只要主流和本質好,不“因小過,斬大將”。
綜上所述,建立科學的人才使用機制,是培養優秀年輕干部并促使優秀年輕干部不斷成長的基本條件。在水利人才使用方面,要建立以公開、公正、公平、擇優為導向,有利于優秀年輕干部脫穎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選人用人機制,真正做到愛才、懂才、育才、用才。要正確把握科學的用人標準,牢固樹立唯才是舉、唯才是用的觀念,按照黨的干部“四化”標準,大膽選用那些學習力強、行動力強、能吃苦、肯付出、有潛力的優秀年輕干部。對那些具有潛能的水利人才要克服論資排輩的思想,及時大膽地給他們授權、放權,讓其在更大、更高、更新的實踐平臺上經風雨、受磨難、長見識、增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