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法治化工作進程加快,人民法制意識日益增強,維權意識不斷增加,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對交通執法的要求和期望值越來越高。因此,在新形勢下如何構建和諧的交通執法環境,是擺在我們交通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認為,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堅持依法行政,以人為本,堅持文明執法,是努力構建和諧的交通執法環境的三要素。
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建立公正、誠信、責任、服務、高效的交通執法隊伍
執法隊伍建設是構建和諧的交通執法環境的首要前提。行政執法人員如何真正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必須樹立三種理念:1.正確樹立接受黨的領導的理念。黨對交通執法工作的領導和監督,是憲法賦予的歷史使命。在各項執法活動中,要堅持和善于把黨的領導與嚴格依法辦事,把執行法律與執行黨的政策有機地結合起來,自覺服從服務于黨和地方的工作大局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2.樹立公正執法、一心為民的理念。把執法活動作為保護和實現人民利益的途徑,把公正作為生命線,貫穿到全部執法活動中去,平等對待每一位案件當事人,平等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3.樹立程序正義的理念。嚴格遵守執法程序,自覺破除“重實體輕程序”的觀念,充分保障當事人的知情權、辯護權、申訴權等權利,實現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的有機統一。要使廣大交通執法人員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要通過多種有效途徑來加以保證,如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實現規范化建設、落實“五項承諾”等。
堅持依法行政,做到行政執法的公開、公正與透明
堅持依法行政是構建和諧的交通執法環境的重要保證。因此,在執法實踐中,要做好執法公開、公正與透明等基礎性工作。第一,在行政執法過程中,要敢于接受監督,用公開促使公正,讓公正贏得信賴,杜絕暗箱操作所帶來的腐敗行為,讓執法過程的陽光操作保證行政執法走向公正。第二,推行執法程序化,從根本上杜絕循私舞弊現象的發生。嚴格要求執法人員掌握基本的執法程序和行為準則,秉公執法,按章辦事,從而在高效執法和公正執法中樹立起執法人員新的公眾形象。第三,建章立制,狠抓落實。行政執法單位內部必須制定嚴格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來規范執法人員的行為,這樣才能在群眾中樹立起威信,體現出法律的公正和公平。第四,繼續健全行政執法機關的外部監督機制。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媒體監督,要利用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對國家工作人員行使公共權力過程進行監督,從而有效地防止權力濫用和行政腐敗,只有這樣,行政執法的公平和公正才能夠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以人為本,堅持文明執法,樹立交通執法人員的良好形象
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真正在思想上解決“為誰執法,靠誰執法,怎樣執法”,是構建和諧的交通執法環境的具體體現。第一,以民為本,構建與群眾聯系的溝通平臺。要建立健全與人民群眾的溝通渠道和矛盾協調機制,經常深入到管理相對人和群眾中去,虛心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依法及時合理地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特別是一些熱點問題要重點進行解決。尤其要加強行業窗口建設,推行文明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等便民措施;第二,柔性管理,積極實施親民執法。交通行政執法要改變過去那種管理就是處罰的老觀念,改變執法就是處罰,處罰就是罰款的老模式,實施人性化管理,堅持剛柔并濟的執法原則,同時要積極實施親民執法,嚴格執行省廳規定的25種輕微違法行為免罰制并加以拓展;在執法過程中,要按照“先敬禮、后講理、再處理”執法九字訣的程序處理,使其由被動接受處罰變為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從內心深處崇尚法律,力求達到最佳的執法效果;第三,文明執法,樹立良好的執法形象。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要嚴格執行《行政執法人員文明服務行為規范》,增強文明執法的意識,使執法與被執法這對矛盾春風化雨,和諧共處,營造良好的執法環境。
總之,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可以促使執法機構強化服務功能,建立起廉潔勤政、務實高效、行為規范的行政執法隊伍;執法的公開與公正,將從根本上推動交通行政執法工作的民主化和法制化進程,同時有利于塑造和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交通運輸市場競爭機制;以人為本,堅持文明執法是樹立交通良好執法形象和權威的根本所在。這三方面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如果做到這三方面的有機結合,構建和諧的交通執法環境的目標也就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