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種角色是:
職工權益的維護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水利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分配制度日益多樣化,部分職工的利益容易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工會一方面必須教育職工支持站領導推進水利站改革的深化;另一方面,必須根據《勞動法》和《工會法》的要求,維護廣大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
水利站管理的內行人。工會主席要適應新形勢對工會的新要求,除了熟悉掌握工會業務知識外,還應注重學習水利管理等綜合知識。只有夯實基礎才能加快發展,只有成為站務管理的內行人,才能更好地代表職工參政議政。
民主管理的代言人。工會主席應注重發揮源頭參與的作用,一是主動向站領導反映職工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使站領導了解基層1:作的真實情況;二是提高站務會的質量,健全站務會的議事規則和站務公開制度。
職工冷暖的知心人。工會是“職工之家”,在職工思想有疙瘩時,要與他們促膝談心;在他們發生暫時困難時能為他們排憂解難。
在情緒疏導、教育引導中求和諧。工會主席要做好對職工的思想教育和引導工作,使他們正確理解和認同在改革過程中的利益調整問題,將不穩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狀態。
在平等協商、民主參與中求和諧。工會主席要通過溝通和協商的方式來解決勞動關系中的矛盾,化解大量微觀層面的利益摩擦,進而使職工與水利站雙方在讓步和妥協中化解、緩和矛盾。
在依法維權、保障權益中求和諧。要建立、完善一系列的職工訴求應答機制,如勞動爭議仲裁機制、法律援助機制、職工勞動保護監督機制等,構筑工會代表職工主張權益的平臺,在維權上真正做到“職工有所呼,我必有所應”。
在雙方維護,共謀發展中求和諧。工會主席要引導水利站管理者切實承擔單位的社會責任,關愛職工,切實改善職工的工作環境、提高工資待遇、增加福利,在不斷提高單位經濟效益為中心的服務中促進雙方的合作,從而達到“互利雙贏”的目的。
發揮好代表作用。工會主席要始終滿懷熱情和強烈的責任意識,努力為職工說話、辦事、服務,創造條件,切實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發揮好監督作用。工會監督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法履行職責,維護職工權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要不斷豐富工會監督的內容,在監督實踐中應特別關注、檢查、監督程序的合法性、有效性。
發揮好組織動員作用。要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動員作用,吸引和組織職工參加到水利站各項工作中來,努力完成水利站的綜合考核目標的任務。要通過開展技術競賽、科技創新等活動,來吸引干部職工參加到水利站的管理中,把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引導到單位發展上來,積極發揮工會應有的作用。
發揮好穩衡作用。工會必須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勞動關系協調制度。努力推行平等協商、民主管理、站務公開等制度以及重大侵權事件快速反應制度,認真貫徹落實《工會法》,依法健全完善工會法律監督組織和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實施工會勞動監督檢查制度,努力把矛盾解決在基層、化解在內部、消滅在萌芽狀態。要切實維護改革發展中弱勢職工的合法權益,解決好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突出問題,促進社會公平與正義。還要大力開展愛心活動,建立扶貧幫困體制,關心職工生產生活。另外還要在職工中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寓教于樂的文化體育活動,通過有形、有聲、有色的各類活動,增強職工身在水利站的榮譽感和展示才華的自豪感,進而不斷豐富職工的精神世界,使水利站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