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兩位軍嫂嘮家常,感觸頗深,一位嫂子的丈夫提了團職干部,住進了大房子;一位嫂子的愛人在營職崗位上轉業了。于是,兩人對話如下:
“看你家的那口子,多有能耐,到底當上了團職干部,還住上了團職房,咱家那口子,不但官沒提,還被安排轉業了,唉,人真是不能比啊。”
那位軍嫂笑了笑說:“弟妹啊,你光看到他提升了,咋不說他不顧家啊,這么多年,我跟他吃老多苦啦!你們倆口子一過節就事拉手逛公園,我們哪有那個時候啊。”
兩人的對話雖然是家常瞌,卻也能能另一面給人以啟示:人家男人有進步,那也是妻子支持的結果啊。就像歌里唱的那樣:瓜兒離不開藤,藤兒離不開秧。由于軍人的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像其他行業的人有8小時內外之分,而是“全天候”工作,只要有任務,不管在哪里,也不管在干啥,必須“打起背包就出發”。所以,要想在事業上取得一些成績,最離不開的是妻子的支持。據我所知,好多同年戰友,開始都在一個起跑線上,雄心勃勃想干一番事業。但結婚后,發展就不一樣了,這不能說與妻子的支持與否有關。因此,要想讓丈夫在部隊有出息,成就大事,作為妻子,就要支持丈夫的事業。
丈夫回家時間少了,妻子應該多理解。現在,軍隊正處于由機械化向信息化轉變的轉型期,軍人素質也從單一型向復合型轉變,這就要求干部有更高的事業心、責任感。現在的年輕干部事業正處于打基礎階段,有的需要提高學歷,有的需要提高能力,在單位加班加點是經常的事。只要他們不在打撲克、不是在外面喝小酒,作為妻子,應該理解丈夫。下班了,辦公環境安靜了,留在單位看看書,充充“電”,這是很正常的,也是很必要的。學習知識,積累能力,是為了以后更好地干事業。丈夫事業有成,妻子不也很光榮嘛。
丈夫心情不好,要多些寬慰。有人拿相濡以沫來比喻夫妻關系,也有人說妻子是丈夫的港灣,丈夫是妻子的靠山。這些話的意思,通俗講,就是誰也離不開誰的支持幫助。軍人作為一種職業,屬于高風險。他們要隨時隨地地準備著,即使不是戰時,也有好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需要立即作出反應。因此,精神時時刻刻處于高度緊張狀態,有時情緒不好,是可以想見的。還有,部隊要求嚴格,各項工作標準高,地方同志一天8小時工作,我們的基層干部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任務壓力大。當然,在立功、受獎、晉升等方面,不可能做到盡如人意、絕對公平,這就難免產生一些怨氣。總之,這些不良情緒有時在部隊不能表現出來,回到家里可能就要發泄一通。作為妻子,如果不能理解,就容易造成家庭矛盾。
丈夫家務做得少一些,妻子應該多承擔些。上面談到的丈夫被提升的軍嫂,就是一位能理解人的軍嫂。要知道,我們的團職師職干部不是一個早晨就成長起來的。他們也都是從排長到連長、營長乃至團長一步一步干過來的。這里需要知識、汗水、艱辛,更包括妻子的奉獻。聽老首長講過去的經歷,當排長當連長時,一年兩年不回家,是常事。有的領導干部,當年孩子三四歲了還沒見過面,回家了孩子不叫爸爸叫叔叔,甚至晚上不讓進屋睡覺。軍嫂的偉大之處就在于此,她們知道丈夫的事業、前途更重要。干部年輕時必須打好基礎,一門心思干事業。如果老婆整天把男人拴在褲腰帶上,只想小家不顧事業,那還有什么出息?沒有當年的兢兢業業,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團職師職。特別是年輕干部,生活正處于困難時期,事業處在打基礎階段,個人與家庭都處在較勁時期。在這個節骨眼上,作為妻子,一定要咬緊牙關,盡量多承擔些,多為丈夫分憂,少讓丈夫分心。
當然,軍人妻子也是人,畢竟時代不同了。作為軍人,應該更加理解軍嫂,盡最大努力顧好小家;作為組織,在可能的情況下,多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作為軍嫂,要自強自立,為了丈夫的前途,為了今后更好地生活。耐眼前的困難,正確處理“大家”與小家、大愛與小愛的關系。你的丈夫是軍人;愛丈夫就是愛他的事業。把對丈夫的愛化為理解、支持、承擔,丈夫一心一意干事業,事業年年有進步,美滿的家庭也就會天天有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