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語文教育,就是花12年時間訓練小孩怎么才能不正經說話的教育。也就是說,當一個學生高三畢業時,他基本上就不會說人話了。
中國的語文老師一直致力于教學生把一切文章都寫成“說明文”,而且是家用電器說明文,準確無誤,但極其無趣。我一直看不懂電器說明文,所以我一直到中學,作文得分都很低。
我的中學作文得分低是有原因的,我覺得那些范文實在太濫,包括茅盾、郭沫若、楊朔……
比如說《白楊禮贊》,各位看官請收看——
“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
“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不是平凡的一種樹!
“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
文章還是口號?還真以為排比就能殺死人!通篇廢話,毫無具象意境可言。而且茅盾先生超喜歡倒置詞匯,把“折磨”寫成“磨折”,把“質樸”寫成“樸質”。還好,他老人家沒有在文中把“堅強”寫成“強堅”。偏偏中學大綱里將此奉為象征主義散文經典。
肯定有老師憤然批評我,“作為戰斗檄文當然可以多用排比及口號”。但排比不等于嘰嘰歪歪,請看——
“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內,絕無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無斜橫逸出;它的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說倒垂了?!?/p>
您老能不能直接寫“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從干到枝甚至到柔軟的葉一律筆直向上,這就是一種民族的力量”。喊口號也講究言簡意賅,短則凝聚人氣,句子太長就沒耐心聽,往往念了三分之一群眾就跑光了。
再請看郭沫若大師的《女神》——
“我是一條天狗呀!我把月來吞了,我把日來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來吞了,我在我腦筋上飛跑。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一切的一,恍惚呀!一的一切,恍惚呀!一切的一,神秘呀!一的一切,神秘呀!一切的一,悠久呀!一的一切,悠久呀!”
郭大師是我的老鄉,他真幽默,我懷疑他是不是把川江號子當現代詩歌了。不是不可以把川江號子引入詩歌,而是不能通篇充滿了一驚一乍的“呀,啊,喲”這樣的象聲詞,加上腦筋急轉彎式的“一切的一,一的一切”,知道的就理解郭大師是感情充沛猶如脫韁野馬收拾不住,不知道的還以為誰在練氣功呢。
語文就是說話,語文教育就是說話教育,就這么簡單,但中國語文教育卻成為八股文訓練、考據癖訓練,有點類似練《葵花寶典》,欲練此功,揮刀自宮,先把人性給閹了,所以說不出人話來。
打倒中國語文教育!打倒“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中國語文老師現在天天干的事情就是幫作者揣測創作意圖,一切文章皆無想像力,一切文章皆成說明文,或者口號。
不僅寫不出什么好文章,而且也讀不出什么是好文章,這道理和長期看不到豬跑,也就吃不到豬肉一個道理。在經過茅盾郭沫若楊朔等人的一驚一乍式熏陶后,現在又居然有那么多人認為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好的文字?!芭?,我的王道士啊,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凄艷的晚霞。那里,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沒問題,當你足夠肉麻,怎能不流血?
(陳楓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