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亂世出英雄。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天下大亂。隨后群雄割據,爭戰連年,歷史翻開新的一頁——三國時代。亂世到來了,但英雄出自何方?
三國時代,流傳這么一句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溫候呂奉先,持的是方天畫戟,騎的是赤兔寶馬,呂布被人譽為天下第一猛將,其勇猛無敵,眾人皆知。當年三英戰呂布,他照樣落于不敗,他是否是英雄呢?書上說,呂布此人最是無信,貪榮華而殺丁原,為美色而刺董卓,投劉備而奪其徐州,結袁紹而殺其婚使。“人無信不立”,無信之人又怎能稱為英雄?
呂布為人不忠不義,估計也不會有人當他是英雄的,那么義薄云天的關二爺是否是英雄呢?關羽紅面長須,孔武有力,手持青龍偃月刀,被后人尊稱為“武圣”。關羽重義,世人皆知,虎牢關前見其武勇,白門樓上見其恩義。當得知劉備下落,縱使曹操贈馬封候,他也執意離去,于是就出現這樣一幕:一人一騎一刀,護送兩位嫂嫂,過五關,斬六將,殺出重圍,投奔兄長。關羽重義,這點在華容道上也可以看出。但他過于驕傲自大。當年劉備用趙云,關羽聽聞子龍武功蓋世,心里很不服氣,差點扔了荊州不管,跑去和趙云單挑,好在諸葛亮算到了,先寫信拍關羽馬屁,才讓他罷休。后來關羽走麥城,關氏父子兵敗被擒慘遭殺害。戰敗的主要原因,還是關羽太輕敵。關羽是將才,是武圣,但不是英雄。
話說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說:“論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當時劉備嚇得掉了筷子。他們是否是英雄呢?曹操是一代梟雄,其心狠手辣,不亞于董卓,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他,那就是“黑”。面白心黑,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無論是敵人,還是自己人,只要他一不高興,都會被他“黑”到死為止。劉備算是皇族后裔,但他的表現卻太讓人失望:先是賣草鞋;后來借兵借馬借糧去打黃巾軍,在曹操那里混飯吃;又到袁紹那里討飯;直到后來向公孫瓚借趙云,向孫權借荊州,向岳父借徐州,還騙了孫尚香作老婆……這只說明了一點,劉備的臉皮太厚了。
心黑臉皮厚沒有錯,但如果稱其為英雄的話,我是不會贊同的。既然曹操、劉備都不算是英雄了,那還有誰可算英雄呢?三國有諸多智囊猛將,無奈孔明太愚忠,張飛太粗暴,魏延不老實,趙云太大膽,許褚太笨,夏候太惡心(連自己眼珠都吃掉)司馬懿多疑,周瑜小氣,陸遜狂妄……這樣下來,英雄更是難尋。
英雄不問出處,也不一定要上陣殺敵,也不一定要才高八斗。那么誰才是英雄?是拯救蒼生的仁者!
關府院中傳來陣陣爽朗的笑聲和莫名的“嚓嚓”聲。惡戰歸來,誰都知道那小人放冷箭,射中了關二爺的膀子。怎知那竟是一支毒箭!大家都尋思著,關羽的胳膊就得這樣廢了嗎?不會,神醫華佗來了,他要為關將軍刮骨療毒。或許大家都關注著關羽忍痛下棋,還談笑風生。卻沒注意這位刮骨的醫生。滿是皺紋卻有力的手握著那把不知沾過多少人血肉的手術刀,劃開發黑的皮膚,切開肌肉,拔出毒箭,清潔,切割,清洗,然后在發黑的骨頭上刮,只聽“嚓嚓”“嚓嚓”的聲音。
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沁出,匯成細流沿著褶皺滑下臉頰,沿著蒼白的胡須滴落。“這樣的手術是第一次做吧。”華佗低聲喃喃,“還是給關將軍做的,呵呵,手術刀鋒利無比,稍有差池,關將軍就可能再也舞不起大刀了……”
華佗要救人,不管是誰。他生在三國,面對呻吟無助的病人,全國各地傷殘的士兵,他無語望蒼天。一顆仁慈的心讓他背井離鄉,研究一世的醫學,懸壺濟世,云游四方,救助那些掙扎在死亡線上的人們。懷著救世仁心,憑著高超醫術,讓天下人尊敬他,他才是英雄!
《三國演義》再現了當年的沙場,當年的社會,當年的將士,當年的百姓,也描繪了英雄的形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再次翻開泛黃的書卷,也許你也會發現“不殺一人而得天下”的才是真正的英雄!
(指導老師: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