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些事情原來并不落后,后來自己把它弄得落后了,于是就發出類似“落后是要挨打”的感嘆,甚至今天的人們都已經完全忘卻自己的過去,以為這樁事從來就是這樣落后的。
【并非處女地】
今年4月28日《新民晚報》體育版刊發了一篇題為《傾力開墾“處女地”美國職棒大聯盟來滬叫賣》的文章,報道說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是比美國職業籃球聯盟(NBA)還要熱門的,棒球才是美國真正的國球,美國人準備開發中國這塊處女地,大力發展棒球以及相關的商業。
文章在介紹中國棒球運動時寫道,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清朝派遣的“留美幼童”在美國學會了打棒球,組成了一支名叫“東方人”的球隊,戰績不錯。到了光緒七年(1881年)“留美幼童”全都被召回國,他們也把棒球帶回了中國。“遺憾的是,他們的球技未能移植于神州大地,棒球運動也一直沒有在中國起飛。”
在這里我要說的是:事實并非如此,棒球運動后來在中國、特別是在上海起飛過,而且戰績輝煌,連當年的老美都驚愕不已。
現代棒壘球運動起源于19世紀的美國,隨后棒球也被介紹到中國來了。有文字記載,1903年開始,湖南、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地都開展了棒壘球的正式比賽。最遲在1919年,上海圣約翰大學已將棒壘球列為體育課了。中國不是棒球的處女地!
【老上海往事】
既然堅守上海文化精神、反映上海風采為本刊宗旨之一,那么我覺得有必要專門將其中的上海部分加以專述,以正視聽。
1939年,當時的上海租界正處于“孤島”,家住靜安寺附近的金城別墅(南京西路)、福煦坊(延安中路)的一二十名青少年,熱愛棒壘球運動,正式到工部局注冊了一支名為“熊貓”的棒壘球隊。他們按照隊員年齡,分為“熊貓隊(Grant Pandas)”和“小熊貓隊(Baby Pandas)”。他們刻苦訓練,積極參加洋人主辦的比賽,因為這樣才能讓洋人知道中國人的厲害。
當時在上海舉行的棒壘球公開賽中,都是洋人“撐市面”。熊貓隊先后戰勝了由外國人組成的鯊峰隊、西青隊、葡商隊、菲僑隊、日僑隊和武士隊等。
1945年抗戰結束之際,他們還專門跑到被日寇關在浦東的外僑集中營,慰問外僑并與他們練球、比賽。同年10月為了慶祝二戰勝利和“雙十節”,由熊貓隊代表中方,美軍駐緬部隊冠軍隊野貓隊(Wild Cat)代表美方,在跑馬廳(今人民公園)舉行棒球表演賽。當日儀式隆重,賽前美方隊員從中方軍隊司令湯恩伯手中接受戰利品日本軍刀,中方隊員每人從美軍司令手中接受一條駱駝牌香煙。在無數觀眾的喝彩聲中,雙方打成平局,后在加時賽中,熊貓隊才敗北。
【戰績輝煌】
1947年,美軍在跑馬廳舉辦“美國杯”棒壘球聯賽。作為唯一一支中國隊,熊貓隊先后戰勝美軍的海軍隊、陸軍隊、后勤隊,以及老對手西青、葡商、菲僑等隊,榮獲冠軍,一鳴驚人。
同年秋,有8名熊貓隊員參加的上海棒球明星組成的“滬星隊”應邀乘船前往臺灣比賽,五場比賽三勝二負。這是上海(可能也是大陸)到臺灣進行的第一次、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次的兩岸棒球比賽。
看到熊貓隊已經稱雄上海,在南京的美軍顧問團集中了全軍最優秀的隊員,組成“全明星隊”,再下戰書,邀請熊貓隊在1948年雙十節到南京一決雌雄。美軍特地派出軍用飛機到上海接送熊貓隊。雙方先打了2場,結果是一比一。但等到要打決勝賽時,美軍表示因戰事吃緊,以后再打,不久南京就被解放了,自然無緣再賽了。
【棒球世家】
長期擔任熊貓隊教練的是梁扶初先生(1897-1968)。他早年是日本華僑,1905年與自己的4位親兄弟一起參加了由橫濱華僑組成的“中華棒球隊”,在日本屢戰屢勝。1932年日軍侵略中國東北,梁扶初憤然回國,定居上海,致力于發展中國的棒球運動。1939年當熊貓隊成立時,他的4個兒子(友聲、友德、友文、友義)都是主力。他后來還在上海的學校發展出了49支“熊貓隊”。
解放后,梁扶初先后出任解放軍隊、海軍隊、西南軍區隊、上海隊的主教練,出版過中國最早的棒球專著。后來由于極左思潮泛濫,打棒壘球被指責為與美國看齊,該項運動越來越遭到冷落,至“文革”則完全停止。文革前我還是個小學生,每天下午在威海路第二工人體育場(今民立中學)參加區少籃隊的訓練,經常看到有人在打棒球,我也去玩過兩把。去年一個偶爾的機會我竟然會與這群人相逢,一問這才知道他們就是原來熊貓隊的!

改革開放后,棒壘球運動得以恢復(梁友德還擔任過中國棒球協會副主席一職),但由于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所以民間并不熱衷。有鑒于此,定居美國、年已83歲的梁友文等當年熊貓隊老隊員,每年回國義務輔導棒球隊員,每年舉辦一次“熊貓杯”全國青少年棒球邀請賽。
【有點滑稽】
綜上所述,可以歸納出三點:一、棒壘球運動早就在中國普及;二、曾經戰績輝煌,但是卻被中國人自己打下去的;三、由于現在的中國棒壘球水平處于“弱勢”地位,所以美國人要來開墾、發展(包括大賺其錢)了。這多少有點諷刺意義,因為60年前上海的熊貓隊曾打敗了美國隊,還被美國人用軍用專機接到南京再次一決勝負。如果中國人將這項運動堅持下來,現在怎么會出現這種“滑稽”局面呢?
中國有些事情原來并不落后,后來自己把它弄得落后了,于是就發出類似“落后是要挨打”的感嘆,甚至今天的人們都已經完全忘卻自己的過去,以為這樁事從來就是這樣落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