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瑞,男,漢族,1970年5月出生,北京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他在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學習期間,先后跨化學、教育學、體育學、心理學多個專業進行學習和研究,曾從事過大學教師、同聲傳譯、報社專欄主持人等職業,擔任過外企公關部經理,大型企業集團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代理人力資源總監等職務。主要研究方向為高級人才選拔、團隊功能識別及組織優化、職場心理與領導力訓練,現主要為各層次學生講授《領導科學》、《人力資源測評》等近10門人力資源專業課程,同時兼任多家大型機構人力資源顧問。近年來,先后在國際心理學雜志、心理學動態、應用心理學、心理學探新等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20余篇,已出版《領導科學與藝術》等專著,并自行開發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BT-LYR注意能力測試系統和TOMA(1.0-5.0版)職業管理者心理能力測試等專利系統。
當我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的大腦中馬上浮現出阿南的身影,心情也頓時變得既猶豫又復雜起來。猶豫的原因是長期以來,由于社會發展水平、教育體制及學科本身的教育觀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史哲等人文教育應試的功利性目標代替了素質教育目標,政治說教的工具性目標代替了人文性功能,史哲等人文教育的本質功能與價值自然得不到應有的發揮和發展,史哲在人們心目中的影響,已然是“喜歡史哲而怕學史哲,更怕應考與提及史哲”。因此,我擔心在此提及“多讀史哲”會嚇跑很多讀者。心情復雜的原因是本講的主人翁阿南,他同諸多即將步入職場的大學生一樣,有頂天的理想,對可能的機會也非常敏感,也不乏超人的意志力和一定的工作能力,但由于人格上的某些缺陷而導致他在現實中屢屢受挫,立足之地難覓。把他的經歷作為一個鮮活事例來解讀本講要旨,我還是有些羞于提及,因為阿南人格上的缺陷更多是諸多社會問題的集中體現。所以,要使諸如阿南這樣的職場人士的人格更為健全,擁有“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的那種自信、泰然與勇氣去面對職場中的一切及自己的未來,更應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復興工程,而對這項工程的重要性,不僅意識到的人非常有限,有所行動者就更少了,我擔心會浪費筆墨。但既然我決定寫了,還是希望讀者們能耐心地把它讀完,并希望通過此文喚醒更多的吶喊者與行動者。
那是在2005~2006學年的第二學期,阿南選修了我主講的《招聘與選拔》課程。課程快結束進入學生實踐周實習分組前夕,阿南給我來了一封信,引起了我對他的注意。
阿南的第一封長信
李老師:
您好!
我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03級的阿南,再次打擾百忙中的你,我希望在實踐周中老師能帶帶我,另外向老師再做一下自我介紹,希望老師在方便的時候能給我一些幫助。
我來自農村,所在縣一度被評為全國33個特困縣之一,初中前后由于縣委領導搞“財政摘帽”,家里一度過上了靠借糧度日的生活。最艱難的時候,曾經以榆樹皮磨成的粉和著其它的野菜維持生命。
連我在內,家中有兄弟兩人,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我從小和父母一塊兒上山下地,盡管由于上高中之后眼睛近視、退耕還林等原因不再務農,手上的老繭都已褪去,但砍柴在手上留下的一道道疤痕仍然歷歷在目。
初三那年,哥哥考上湖北大學,想盡一切辦法(包括借高利貸)之后,哥哥最終放棄了繼續求學的念頭。從此我上學的道路更加艱辛,父母對于上學然后出人頭地這條路徹底地失去了信心,對我精神上的支持都變得很吝嗇。
初中的畢業考試,曾經讓我在當地名噪一時,我考了母校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有很多老師支持我,哥哥那個時候出門打工,除了還賬,沒什么別的負擔,能從還賬款里面擠出一些錢支持我,他希望我能讀完高中。我所在的學校在我上高一入學的時候給過一些獎學金。
在種種支持下,我進入本縣一中。盡管我的成績可以進本市最好的中學,可我不覺得有什么遺憾。
高中的班主任,我永遠感激他。高一那年元旦前后,由于所在廠效益不好,哥哥那邊暫時性地停止了對我的支持,我所有的現金只剩下一張被攫得充滿汗臭味的面額兩元的人民幣。我決定去賣血,結果醫院放假,我不得不步行四十里山路回家。走之前,我把最后一絲希望寄托在班主任身上,給他留下一封信,告訴了他我的情況。
班主任為我組織了一次募捐,在我最艱難的時候。
高三畢業的時候,班主任積極為我尋找社會援助,覺得北京師大在學生福利方面較好,報志愿的時候又幫我拿主意。
上大學之后,面對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價值評價體系:成績不再是證實自己、得到尊重的唯一指標;成績的獲得也不像以前,鉆研書本、做練習題就能拿高分。我是學理科的,大學轉學文科,對于文科的一些規則不那么熟悉。加上其它方面的一些挫折,我的表現并不那么讓自己滿意。
突然面對大城市,成績上不去,盡管參與了很多社團,但是很難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什么都不是,連找份家教都不能如愿的現實,讓初來乍到的我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大學期間在成績方面,我一直沒有突出的表現。
在失落面前,我積極探索,參加辯論賽、參加演講比賽、參加俱樂部的管理工作、參加“農民之子”的下鄉調研活動……
經過大一大二兩年的積淀,終于慢慢找回自我。在社團方面我擔任了“農民之子”執委,開始獨立地策劃、組織活動。2005年11月策劃的農產品義賣活動,開了高校支農社團農產品義賣的先鋒,為《北京晚報》等多家媒體報道。2005年10月份組織的山西調研活動,將“農民之子”的旗幟插進了毛烏素沙漠。
考慮到自己在找工作方面可能無任何可以拿得上臺面的優勢,從大三下學期開始,我開始積極尋找各種實習機會。由于經驗不足或者資歷不夠,很少拿到面試機會。在CL地產(行業雜志)總經理到北師大演講的時候,得到他的手機號,直接和他聯系,得到了唯一的一次面試機會。
做了特約記者,了解了房地產行業很多知識,采訪了WDBJ、GZHQ等在國內頗有影響力的房地產開發公司的老總們,并撰寫了相應的系列采訪稿。
這次實習機會雖然沒有任何薪水,但是對于增長我的見識,增強自信心方面,它的作用不可估量,CL地產給了我一筆巨大的財富。
打擾老師這么長時間,向老師介紹自己的情況,希望老師能夠進一步了解我。告訴老師我家境的貧寒,絕對不是想獲得老師的同情,或者是某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來博取老師的好感。
我在社會這所大學中,取得了其它絕大多數大學生沒能取得的成績。我遭遇了苦難,嘗到了一次次挫折、絕望的滋味,學會了怎么去面對他們,這是我唯一的資本。這是我唯一可以相信自己不會讓老師失望,同時唯一能夠說服老師在適當的時候給我一個機會的理由。
急切的希望老師能夠給予我更多地指導,我太需要成功了。
希望看我的文字不影響老師的心情。
祝工作愉快!
學生:阿南
2006年6月19日
阿南的來信,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決定在原則范圍內盡我所能幫助他。我當即給他回信:“我會盡我所能幫你創造一些機會,相信通過你的努力,你也一定會抓住這些機會!”與此同時,我首先把他的來信轉給我在企業界的一些朋友們,他們的反響非常強烈,諸多企業當即回信表示愿意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其次是在隨后的實習動員會上,我專門向包括阿南在內的學生作了主題為“人不自信,何人信之”的發言,提出“社會永遠都會尊重有才能的人,并不會去主動同情弱者,如果我們有幸擁有貧窮,這正好是我們成為強者的動力和基礎,而不應該成為自我懈怠與乞人同情的借口”。
在實踐周中,阿南如愿被分配到我所帶的這個小組,實踐的內容是為北京HD地產集團工程管理中心50名員工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的培訓、多對一結構化訪談及個性化職業生涯報告的撰寫。根據事前約定,HD地產集團將從參加該實踐活動的16名同學中,根據個人能力及現場團隊合作精神等表現,錄用其中的三名作為暑期實習生,并作為該集團人力資源中心的后備人才培養。
但阿南的能力和現場表現都不盡如人意,不僅沒能如愿進入該集團的實習生名單,根據該集團人力資源中心相關專家的綜合評定,阿南竟然還名列所在6人小組的最后。后來,經我竭力推薦,北京DL集團愿意接受他為暑期實習生。但工作沒幾天,阿南又給我來了一封長信。
阿南的第二封長信
李老師:
您好!
我是阿南,向您匯報一下我們在DL集團實習的情況,順代談談自己的困惑,尋求您的幫助。
到DL實習的同學被分成了兩組,一組在DL模板和集團總部,另一組在DL重工。生活條件和大家來之前所想有些差距,但這本無所謂,關鍵是在工作上我有一些困惑。
一塊兒過來實習的同學,除了跟著CTT經理的兩個同學篩選簡歷算是干了一些和專業有關的事情之外,其他同學都沒有接觸到實質性的工作。
整理檔案、錄入數據是給我們的最重要的工作。
錄入信息需要電腦,而我所在的部門的電腦并沒有富余,一臺電腦還長時間處于修理調試狀態,很難有整段的時間去干事兒。我們的辦公桌是臨時搬來的一張桌子,所有辦公用品是一人一支圓珠筆,一個練習本。
來之前也抱著學習的心態,如果可以學習的話,這兩樣辦公用品是再好不過了。
通過觀察了解到公司根本無真正的現代意義上人力資源的概念。盡管在北師大的招聘讓人覺得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做得很專業。實質上公司的人事問題采用了三權分立,選拔權,考核權,監督權分屬人資部、行政部和合約部,沒有形成任何制度體系。
本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大顯身手,盡情表現我們的專業素質,樹立北師大人力資源的牌子,也可以不負您的期望。
在一次錯別字的核對過程中,我拿到了公司的一份職位說明書,我的感覺是這份說明書冗長,職責抽象且難以考核,還有一些語法問題。我想實習是來學習的,學習就得謙虛,大的方面不提了,改點語病總是可以的。當我把意見提了之后才知道,語病的修改得請示經理,我關于語法的建議也被無端地給否決了。
我給DL集團人力資源總監發了郵件,談了自己的想法,要求分配任務,他沒有給我答復,我想或者是沒把實習生當回事,或者是他的確太忙。
剛到這的時候覺得條件比想象的差,大家都表示不管條件多差一定要干滿實習期再走,怎么著不能砸了北師大的牌子。我們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每天提前半小時進辦公室打掃衛生,有事兒沒事兒問可以幫什么忙不,我們希望我們可以證明:北師大的孩子是好樣的,李老師的學生是公司最棒的員工。但給我的感覺好像是:北師大的孩子是不怎么樣的,李老師的學生是公司最好的勤雜工。
我不知道再呆在這里是不是該算是賴了?如果再賴在這里是不是真把師大的牌子給砸了。
今天經理跟我們說了,實習生要接觸到實質性的工作是不現實的,實習生一個月下來能熟悉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就可以了,我想這不會是我來這里實習的初衷所想要的。盡管來這里發展空間很大,也許是我不了解市場狀況吧,我的感覺是在這里三年做上副總裁,不如去ZLJC(國內一著名咨詢公司)三個月當上正式員工有競爭力。盡管來自農村,我不想當土財主。
既然是匯報,我想順便匯報一下,來這邊之前我做的事情,6月26號晚上開完會后雖然我沒有像您所希望的那樣,回去查一下給我們的公司名單里面的每一個公司的情況。但我并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就那樣閑著,我在努力。
我覺得出去實習, 不管到哪家公司,都不能給李老師給北師大丟臉,首先我的形象要換,我咬牙購了一身行頭。
想想自己的專業課學得并不是很好,那段時間就在宿舍,或者干脆出去和考研的同學一塊兒上自習,我覺得自己可能面臨著人生的一次轉折,我不能砸李老師的牌子,毀自己的前程。至于什么時候去上班,去哪里實習我從來沒有想過,我當時只是想,不管李老師什么時候讓我去哪里上班,我都要做一名合格的員工。
去XL(國內一著名門戶網站)面試,我覺得當時自己的表現是合格的,去HD做項目如果我能和經理分在一組,也不會是所在小組里表現最差的。
現在的狀況真的讓我很困惑。
我想老師可能不明白這些情況,跟老師匯報一下,不知道老師能不能跟公司交涉一下,看可不可以給我們做一些實質性的工作,或者如果不需要實習生的話,我覺得沒有必要賴在這里,咱們回學校是不是合適?
祝工作順利!
學生:阿南
2006年7月26日
對于阿南的來信,我馬上作了如下的回復:“阿南:你好!到企業去實習,重要是了解中國目前企業人力資源的狀況,因為在中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剛起步,你們不也是北京師范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第二屆學生嗎?你所了解的是現狀,現狀是如此落后,迫切需要既懂專業知識,也了解中國企業實踐的管理者們來解決,而你們就應該是這樣的管理者,所以,實習首先應該是找一個地方去明確自己的專業要解決什么具體問題的,而學習,則是第二位的!上述建議,也請周知如你般有此困惑的同學!”
盡管阿南在收到我的郵件后立即回信說我說得很有道理,但他還是我行我素,沒有給我打任何招呼,悄悄地從DL集團走了。很顯然,他是懷著對DL集團鄙夷不肖的眼神憤然離開的。及至后來不久,DL集團人力資源負責人主動打電話向我報告阿南的事情,令我尷尬不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