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簇采繭
上簇就是將熟蠶放到簇具上讓其吐絲結繭。熟蠶特征:蠶發育到5齡后期,開始減少吃桑或停止吃桑,并排出大量綠色軟糞,胸部透明,身體略軟而縮短,頭胸部抬起并左右擺動,尋找吐絲結繭的地方,此時為適宜上簇時期。
(1)簇具。簇具的種類很多,目前廣西以方格簇為主推簇具。
(2)上簇密度。紙類方格簇每個156條蠶。也可根據方格多少而定。
(3)簇中管理。①預上簇:即在屋外干燥地方進行預上簇并架成“人”字形或懸掛,待5-6小時大部分蠶入孔后,將方格簇連同蠶一起移入室內。②上簇室溫度宜控制在240(2左右,干濕差3-4℃,通風干燥,光線均勻稍暗,防止強風直吹。③上簇2天后要揀出病死蠶,以免污染好繭。
(4)采繭。①采繭適期:以蠶化蛹、蛹體變棕黃色為宜。一般春蠶上簇后5-7天、夏秋蠶上簇后4-6天為采繭適期。②采繭:采繭前應將死蠶爛繭揀出后再采好繭。采繭時應按上繭、次繭、雙宮繭、下繭(黃斑、柴印、畸形)、下爛繭五類分別放置。采卞的繭以2-3粒厚度平鋪于蠶匾中。
(5)賣繭。賣繭時宜用竹籮筐裝運,盡量減少震動,防日曬雨淋。最好在早上和傍晚進行。
五、蠶病防治
(1)病毒病——濃病(血液型、中腸型、空頭病、濃核病)的防治:①用漂白粉或新鮮石灰粉對養蠶環境、蠶室、蠶具認真消毒,杜絕病源傳染發病。②做好各齡蠶蠶體蠶座消毒和提青分批工作,把弱蠶、病蠶、遲眠蠶等淘汰,各齡蠶眠起或給葉前撒石灰粉或“防病一號”,減少蠶座蠶病傳染。③嚴格處理、管理好病蠶和蠶沙。④重視桑園病蟲害的防治,良桑飽食,減少桑病的相互感染。⑤加強飼養管理,創造良好的環境。蠶室空氣新鮮不悶熱。⑥藥物添食:用些抗生素類藥物添食可減少、推遲中腸型及濃核病的發生。
(2)細菌病(敗血病、卒倒病、胃腸病)的防治:①用漂白粉對養蠶環境、蠶室、蠶具認真消毒,杜絕病源傳染發病。②做好各齡蠶體、蠶座消毒和提青分批,嚴格把弱蠶、病蠶、遲眠蠶等淘汰,各齡期給葉前用“防病一號”,減少蠶座、病蠶傳染。③嚴格處理、管理好病蠶和蠶沙。④重視桑園的培肥管理,良桑飽食,增強抗病力。⑤加強飼養環境的管理,蠶室蠶座干燥不潮濕。⑥用“克蠶菌膠囊”等抗生素類藥物添食,可防治和推遲細菌病的發生。
(3)真菌病(白僵、綠僵、曲僵)防冶:①蠶室、蠶具、環境要徹底消毒,加強通風排濕、暴曬防霉。②各齡蠶用防僵粉、“防病一號”、石灰粉等對蠶體和蠶座消毒。③注意蠶病、蠶沙的處理,搞好溫濕度調節。④桑園周邊禁用真菌農藥。(全文完)(南寧市廣西蠶業技術推廣總站 郭沛云 郵編:5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