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體上腹部深處,有一個非常小且不顯眼的器官,這就是胰腺。胰腺雖小,但作用非凡,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變化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其中,胰腺癌更是讓人聞之“色變”,病人存活期短,近年來取代肝癌而躍居“癌中之王”,被國際外科界列為“21世紀的頑固堡壘”。
發病高峰在40歲左右
據有關資料,胰腺癌日益呈現年輕化的趨勢。發病高峰期由10年前的60歲左右提前至現在的40歲左右。有上腹部不舒服查不到原因的人必須提高警惕。60%的患者初期表現為上腹疼痛和說不清的不適悶堵感,時輕時重,時有時無,一般夜間更明顯。部分患者以食欲不振、黃疸為首發癥狀。但這些癥狀常缺乏特異性,所以臨床確診者多已屆晚期。該病具有很強的摧殘性,患者很痛苦,生存質量差。
關注五大致病因子
胰腺癌的發生有飲食、化學藥物、吸煙、糖尿病和慢性胰腺炎等五大致病因子。
首先是飲食因子。調查表明,喜歡吃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人,患胰腺癌的幾率大增;家庭中常吃熏烤煎炸食品及腌制食品,患胰腺癌的幾率也會增加;高油、高鹽食物消費增加,不但引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也產生胰腺癌隱患。
其次是化學藥物。動物模型研究表明,化學藥物可以經過血運或經過胰液致使胰腺癌的發生。在與某些化學物品接觸的工人和技術人員中,胰腺癌的發病率較一般人群高。
第三,吸煙可能會增加胰腺癌的患病率,因為尼古丁可以影響胰腺分泌,進而發生胰管上皮的病變,吸入煙霧后,可活躍新陳代謝致使胰腺癌變。有資料表明,在吸煙飲酒者中,胰腺癌發病率為非吸煙飲酒者的2~2.5倍,且發病年齡提早10~15年。
第四,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死亡率為正常人群的2~4倍,表明胰腺癌的發生可能與碳水化合物耐量不正常有一定關系。
第五,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關系也較密切,慢性胰腺炎患者較一般人群中胰腺癌的發病率可高出100倍。
尋找胰腺癌的“蛛絲馬跡”
中上腹疼痛是胰腺癌早期常見臨床表現。由于其疼痛位置與一般胃疼痛、膽囊疼痛位置相似,其疼痛往往在飯后1~2小時加劇,少進食或不進食可減輕疼痛,伴隨惡心、嘔吐、腹脹胃腸道癥狀,容易給人造成疼痛是胃病引起的錯覺。因此,胰腺癌被誤診為胃病的患者并不少見,有些病人還被誤診為肝炎、膽石癥、慢性胰腺炎等。
盡管胰腺癌早期癥狀缺乏特異性,但只要提高警惕,還是能夠早期發現的。一般認為40歲以上患者近期出現下列臨床表現者,應考慮胰腺癌的可能:
第一,頑固性上腹部疼痛。盡管胃病也可出現上腹痛,但現有的制酸類胃藥基本能控制癥狀,緩解疼痛;而胰腺癌的腹痛用胃藥無效,而且呈持續性,基本沒有明顯緩解時間,用一般的解痙止痛劑難以奏效,常需麻醉藥。胰腺癌的疼痛還與體位有關,仰臥與脊柱伸展時疼痛加劇,夜間常使患者輾轉不眠,采取蹲下、前傾坐位、蜷膝臥位,可使腹痛減輕。
第二,出現黃疸,而沒有膽結石等疾病。胰腺癌病人90%有黃疸,黃疸多出現于腹痛發生的3個月左右。
第三,體重減輕。胰腺癌雖隱秘,但其引起的消耗卻遮掩不了。約有80%患者有明顯的體重減輕,在數月內體重可減輕30千克,漸呈惡病質狀態。胃病患者因消化吸收障礙也會有體重減輕,但不會如胰腺癌這般明顯。
第四,近期出現的脂肪瀉或糖尿病突然加重。
治療需破解五大難關
胰腺癌的首選治療方法為手術切除,但因多數不能早期發現而切除率低,切除率為5%~15%。化療是綜合治療中重要的一環,單純放射治療可以改善病人的臨床癥狀,特別是腹痛和背痛,但對延長晚期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時間作用有限。
目前,胰腺癌的治療主要面臨五大難關:①一旦發現,多屬晚期,手術不行,化放療弊大于利,且多數效果較差。②嚴重的腹部疼痛與腰部酸脹感,所有癌性疼痛中,數胰腺癌疼痛最為劇烈。③局部梗阻,嚴重的阻塞性黃疸。④很容易周邊轉移、浸潤,且上下左右均屬重要臟器。⑤消化道障礙。而破解的關鍵在于阻止癌瘤生長、止痛、消除或防范梗阻。
對于第一大難關,我們采用扶正及調整之法,組成扶正調整小復方,有針對性地扶持患者體內正氣,調整多項機能,調節免疫,改善體質,從而抑制了腫瘤發展,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及生存期限,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動物實驗表明,扶正加調整的中藥提取物能誘導人胰腺癌細胞的凋亡。
其次,是止痛問題。胰腺癌患者常十分疼痛,故通常用了美施康啶等嗎啡類麻醉劑才有一定效果。而這類止痛劑又常麻痹胃腸,以致本即失調的胃腸功能更見障礙,常表現為嚴重的嘔呃、便秘等癥。而我們通常以外敷為主,嚴重疼痛者以中藥制劑濕敷加干敷交替,這種透皮給藥,常可使局部水腫減輕,疼痛明顯緩解,且有利于胃腸蠕動。這就為棘手的胰腺癌治療創造了有利條件。
再次,是梗阻問題。對此,我們主張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外敷改善的,以外敷為主;外敷一時難以解決的,可以內引流、外引流或胃腸吻合術等,配合中藥外敷,防止新的梗阻,這常可明顯緩解梗阻。
以調整為主,護胃為先的中藥湯劑,對消化道障礙的調整,也是十分有效的。此外,對病灶局部,有可能以介入等方法解決的,可配合介入等;對需做全身化療的,也可適當配合化療。
中醫治療展現美好前景
近來年的研究表明,中醫中藥在胰腺癌的保守治療方面有特殊療效,特別是以中醫藥為主的綜合治療方法,內服外用中藥,標本兼治,常可使一些中、晚期胰腺癌病人獲得多年長期生存。
中醫治療胰腺癌強調以辨證論治為中心。如屬肝郁脾虛者,治以疏肝健脾、軟堅散結之法,選用消遙散加減治療;如屬濕熱蘊阻者,治以清熱利濕、解毒退黃之法,選用龍膽瀉肝湯加減治療;如屬瘀毒內阻者,治以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之法,方選膈下逐瘀湯加減治療;如屬氣血虧損者,治以大補氣血,佐以清熱解毒之法,方選八珍湯加減治療。
此外,我們自制胰瘤散及利黃散等外用制劑,濕敷或干敷,用于疏肝理氣、清熱利濕、利膽退黃,也常有較好療效。
目前,中醫藥對胰腺癌的治療盡管還談不上根治,但在緩解、控制其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等方面的作用是肯定的,它彌補了其他醫學在這些方面的不足。可以說,中醫中藥為胰腺癌的治療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展現了美好的治療前景。
編輯 祝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