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被定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每年10月第三個星期五被定為“防乳腺癌關愛日”。但一個嚴酷的事實卻是人們不得不關注的,中國主要城市近10年來乳腺癌的發病率增長了37%,死亡率增長了38.9%,農村的死亡率增長了39.7%。為此,有關專家說:
今年42歲的劉希女士,是一家大型超市的業務主管。在一次洗澡時,她無意中發現自己一側乳房有個很小的腫塊,但并沒有異常的感覺。因為不放心,她抽空去了當地一家醫院做檢查。接診的醫生懷疑其患上了乳腺癌,即為其做了穿刺活檢。化驗結果一出來,證實是乳腺癌。幸運的是,劉女士發現得及時,醫生在為其進行了兩個周期的術前化療后,又接著為其完成了保留乳房的腫瘤切除手術。現在的劉女士身體狀況良好。在醫生看來,劉女士的幸運,并非是乳腺癌患者的神話,而是她能夠及時發現并及時治療。這是她轉危為安的兩個關鍵因素。
乳腺癌是女性乳房最常見的腫瘤,多發生在40~60歲絕經期前后的婦女。其中又以45~49歲(更年期)和60~64歲為最多,這說明它的發病與性激素的變化有很大關系,更年期婦女的卵巢功能減退,以致垂體前葉的活動加強,促使腎上腺皮質產生雌激素。女性在60~64歲期間,腎上腺皮質又可產生較多雄激素。這些激素的變化都可引起乳房腺體上皮細胞的過度增生,從而引發乳腺癌。乳腺癌的發病易感因素還包括乳腺癌家庭史(尤其是生母或同胞姊妹患有乳腺癌),月經初潮早于12歲,絕經晚于52歲,40歲以上未孕,第一胎足月產晚于35歲,另一側乳房曾患乳腺癌,上皮增生活躍的乳腺囊性增生疾病等。
乳腺癌在臨床上的表征主要有:腫塊早期常常在無意中或普查時被發現,此時觸之無痛、質硬,邊緣不甚光滑且邊界不清,活動差。到腫塊增大,疼痛,乳頭內陷或乳頭溢血,區域淋巴結腫大時,一般均為晚期。
目前,對付乳腺癌的最好辦法就是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然而遺憾的是,有不少患者就診時病期已相對較晚。一方面,是由于患者的防病意識差;另一方面,一般的體檢并不包括針對乳腺的特殊檢查,也就不能早期發現乳腺癌。
為此,有關專家特別提醒廣大的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為避免乳腺癌的發生,要特別學習和了解一些預防乳腺癌的基本知識:一是多攝取含豐富纖維的食物。肥胖和體重的增加都有可能導致乳腺癌發生。故平時應少攝取動物性脂肪,多攝取纖維性的食物、蔬菜、水果、谷類和豆類。二是養成運動的好習慣。據醫學專家統計,經常運動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比不運動的女性低30%。三是定期做乳房檢查。年齡在40~49歲間的女性,除每月定期做乳房自檢外,每年做一次專業性的乳房檢查比較好;年齡在50歲以上的女性,每月應定期做乳房自檢,且每年須做一次臨床乳房檢查和乳房X光攝影。
專家還同時指出:雖說女性都有患乳腺癌的危險,但只要堅持做到積極的預防,就能遠離乳腺癌的威脅。如果診斷為早期乳腺癌,也不必過于擔心,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患者在癌細胞尚未擴散的情況下,通常醫生會采用局部手術以及放療、化療、激素等綜合療法,其預后也應該是不錯的。
編輯 樊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