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仿真的東西興趣濃厚。我有兩枚用黃花梨木做成的栗子,材質密實堅韌,拿起互相輕輕敲擊,會發出悅耳的金石之聲。盤錦市有家規模很小的古玩和工藝品市場,坐落在一棟不顯眼的小破樓里,我閑暇時常去走走,有些零零碎碎的小物件便是在那兒買的,包括栗子。
買東西談價錢時絕對需要斗智斗勇,所謂勇,就是買賣雙方比試到底誰更能拉得下臉面,去沖撞對手價值觀念的耐受臨界閾值。買家不可存靦腆之心,賣家喊出天價追求利潤最大化,豈有讓其輕易得逞之理?這就必須侃價。
侃價和砍價的境界不同,侃價,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一份從容淡定,收放、進退自如;砍價,則殺機畢露,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敵我口舌間無影刀橫飛,都企圖手刃對方于馬下。買個東西,弄得飽含血腥氣氛,傷情敗性,不值得提倡。
我一向很享受侃價的過程,卻并沒有十分把握的自信,因為不太確定其中是誰調侃了誰。
還是舊社會買賣往來比較含蓄,兩人攏起衣袖口對接,在里面掐手指頭算計對方。這門國學竟失傳了,可見人心不古。
我經常在家把玩木頭栗子,在門市第一眼看到它倆時我便決定買下,去了三次才弄到手。第一次老板開價元, 0元便能拿下;第二次老板勉強龜縮至2 元,但強硬到一口價;第三次老板終于崩潰,以我開出的價格成交--- 元。老話兒說得好啊,“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p>
老板沒有慧眼,像我這類小小玩家,看中一件東西,便抓心撓肝的直癢癢,不買到家里怎會善罷干休?他若咬緊牙關不讓步,那么2 元是我能欣然接受的價格, 0塊錢也是可以考慮的嘛!一位旁觀的中年男子對我笑說:你買這倆栗子還不如去買斤真栗子了。
真栗子遍天下,可整個盤錦只有兩枚假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