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習課上,班主任在黑板上寫下“高考”兩個字,然后轉過身來,微笑著看著全班同學:“同學們,再有不到兩年的時間,你們就要高考了,這可是你們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我想聽聽你們此時的想法。”
第一個發言的是班長何佳:“雖然離高考還有將近兩年的時間,但每次想到高考,我的心像刀割一般,滿腦子總是在想:我該怎么辦呀!我們還有那么多的東西要學,有那么多的書要看,有那么多的題要做,越想越害怕,簡直那就是一個世界末日!”
另一個同學接著說:“十年寒窗,就是為了那一個時刻,我爸媽對我的期待很高,我真沒想過,如果我考砸了,到時我該怎樣面對他們,高考已不再是我一個人的事,每想到這些,無形間給我增添了許多的壓力。”
……
班主任扶了扶眼鏡:“聽了同學們的發言,我真的很為你們擔心,很多同學對高考都有一種膽怯的心理,如果以這樣的心態面對高考,那可是不行的。這樣吧,我給大家講個故事。說是有一位心理學家,帶著5個學生穿過一間伸手不見五指的神秘房間。然后,心理學家打開房間里的一盞燈,在昏黃如燭的燈光下,學生們逐漸看清楚了房間里的布置,不禁嚇出了一身的冷汗。原來,這間房子的地面就是一個很深很大的水泥池,池子里蠕動著各種毒蛇,數量至少有幾十條,有好幾條毒蛇正高高地仰著頭,朝他們‘嗞嗞’地吐著信子。就在這蛇池的上方,搭著一座很窄的木橋,他們剛才就是從這座木橋上走過來的。心理學家看看5個學生,問:‘現在,你們還愿意再次走過這座木橋嗎?’學生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做聲。過了一會兒,終于一個學生猶猶豫豫地站了出來。他戰戰抖抖地踩在小木橋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著,才走到一半,就頂不住了,干脆彎下身來,慢慢地趴在小橋上爬過去。‘吧嗒’一聲,心理學家打開房內的另外幾盞燈,強烈的燈光一下子把整個房間照耀得如同白晝。學生們揉揉眼睛再仔細一看,才發現在小木橋的下方裝著一道安全網,只是因為網線的顏色極暗淡,他們才都沒有看出來。心理學家笑了笑,說:‘好了,同學們,你們都看到了吧,其實這座橋并不難走嘛!是橋下的毒蛇對你們造成了心理威懾,于是,你們就失去了平靜的心態,亂了方寸,慌了手腳,表現出各種程度的膽怯。所以,心態對行為的確有或多或少的影響。’”
班主任接著說:“同學們,高考又何嘗不是故事中的小木橋呢?如果我們在通過高考這座小木橋時,也能夠忘記一切的壓力,忽略環境的影響,專心地、踏踏實實地好好學習,一定能更快更好地到達終點,敲開大學的大門。人生也一樣,愿你們都能輕松地走好每一座小木橋,做生活的真正勇者!”
班主任剛講完,教室里響起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