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崇金1號是以從崇明島地方品種中的變異株經多代連續自交育成矮生型自交系505和從臺灣引進的雜交品種經5年9代自交分離而選育的自交系22Ⅱ配制而成的一代雜種。植株矮生,早熟,全生育期85d。果實橢圓形,果皮黃色;瓜絲清脆爽口,成絲率26%~28%;單果重2~3kg,667m2產量3000-4000kg。適于春、秋露地和保護地早熟栽培。2006年10月通過上海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關鍵詞:金瓜;新品種;崇金l號;矮生型;雜種一代
金瓜(Cucurbita pepo L,var,medullosa Alef)屬葫蘆科南瓜屬美洲南瓜的1個變種,又名金絲瓜、攪瓜等,是上海崇明島著名的特產蔬菜,有逾400年的栽培歷史。崇明縣近年來每年種植金瓜面積達2000hm2左右,是全國最大的金瓜生產基地,種植品種全是長蔓型的傳統地方品種。2002-2006年,筆者在收集崇明島金瓜種質資源基礎上引進國內外優良種質材料,育成了早熟、低溫條件下坐瓜性好、適于保護地和露地密植栽培的矮生型金瓜雜交一代新品種——崇金1號。
1、選育過程
母本505是從崇明金瓜地方品種CM005的留種田里發現的1株短蔓植株,經過多代連續自交分離純化,選育而成的矮生型金瓜自交系,植株生長穩健,早熟,抗病。坐果性好,果實橢圓形,果皮黃色。父本22Ⅱ是從臺灣引進的矮生型雜交金瓜品種經5年9代的自交分離定向選育而成的矮生型優良自交系,具有植株生長健壯、抗性強、果實橢圓形、果皮黃色、成絲率較高等特點。2003年春配制組合,該組合品質、商品性、早熟性和豐產性等均表現突出;2004年春、秋分別進行品種比較試驗;2005-2006年在本地進行多點試驗,同時在廣西、湖南、江西等地進行生產示范。2006年10月通過上海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定名為崇金1號,現在崇明島金瓜產區推廣。
2、選育結果
2.1 品種比較試驗
2004年春、秋兩季在上海綠利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群英蔬菜基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采用大棚保護地栽培,以美國金絲瓜作對照。3月1日播種,26日定植,小區面積12m2。每小區20株,株距O.5m2行距1.2m,地膜覆蓋,單蔓整枝,田間管理同常規生產。
表1結果表明,崇金1號果實發育期、全生育期均比美國金絲瓜提前,果實顏色、果實形狀、瓜絲成絲率明顯優于對照,肉厚比對照略高,小區產量高于對照。

2.2 多點試種和生產示范
2005年春、秋兩季,分別在崇明島新河鎮群英村、豎新鎮前衛村、中心鎮蔬菜園藝場進行試種,露地種植,對照品種為美國金絲瓜。播種期和種植管理同常規金瓜生產。試種結果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各試種點崇金1號的產量均比對照高。增幅為7.83%~10.97%:春季種植產量較秋季高。2006年春季分別在湖南、廣西、江西等地進行生產試驗和推廣示范,示范面積在350hm2以上,667m2平均產量達4010.3kg,較對照增產10.86%。
3、品種特征特性
崇金1號植株矮生,早熟,全生育期85d,雌花開放至果實成熟35-38d。喜光,喜溫。耐濕,但不耐高溫。植株生長勢強,主蔓長46~48cm,葉片較大,葉色濃綠。第1雌花著生在7-9節,以后每隔2-3節出現雌花。果實橢圓形,縱徑24~25 cm,橫徑16~18cm;果皮黃色;單果重2~3kg;瓜絲粗2.6mm,色澤黃色,口感脆嫩,成絲率26%-28%。適宜于春、秋露地栽培,還可用于保護地早熟栽培,667m2產量3000-4000kg,也可用作觀賞植物栽培。
4、栽培技術要點
(1)適時播種:長江中下游地區春栽播種期為2月底至3月初,保護地早熟栽培可適當提前10~20d,秋栽播種期為8月中下旬。營養缽育苗,苗齡18~20d。(2)施肥:定植前施足基肥,每667m2施有機肥2500kg,三元復合肥50kg。追肥應在幼果期進行,每667m2追施三元復合肥15kg。(3)定植:幼苗2~3片真葉時定植,行距1.O~1.2m,株距0.5m,667m2。栽植1200株左右。(4)整枝:單蔓整枝,及時去除側枝,開花早期應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每株留1~2個瓜。(5)病蟲害防治:生長期注意及時滅蚜,防止病毒病發生,開花結果期需防治白粉病。(6)采收:果實皮色轉黃、硬度較高時即可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