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密38號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6師農科所育成的早熟、優質、抗病哈密瓜新品種。全生育期85-90d,果實發育期45d。易坐果,皮色轉黃早。對白粉病抗性強。果實長卵圓形,果皮金黃,網紋密;肉色橘紅,肉質松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以上;單果重3~4 kg,667m2產量2500kg。2006年2月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關鍵詞:哈密瓜;新品種;新密38號;早熟;優質
1、育種目標
新疆哈密瓜早中熟瓜產區以早熟品種早金(也稱華西密2號)為主,占生產面積的70%以上。該品種成熟早,皮色較黃,商品率高,受瓜農歡迎,但存在糖度偏低、抗病性不強的缺點。據此,筆者確定了培育熟性、產量、外觀與早金相近,品質、抗病性明顯超過早金的新品種的選育目標。
2、選育過程與結果
2.1 親本的選育
2.1.1 母本母本2000-10是以雜交種皇冠為母本、早金為父本,1999年配制復合雜交組合,經6代自交分離提純選育獲得的自交系。全生育期90d,生長勢中等。果實長橢圓形,皮色金黃,網紋密;果肉淺橘紅色,肉質較松脆,種腔實,單果重3kg,中心可溶性固性物含量14%以上。對白粉病抗性強,較抗霜霉病。
2.1.2 父本父本2000-27是以金黃皮自育品系98-9-19為母本,1999年與早熟材料阿拉爾黃皮雜交,經5代自交分離提純選育獲得的自交系。全生育期85d。生長勢中等。皮色金黃,轉黃早;果實長卵圓形,網紋較密;果肉淺橘紅色,肉質較脆,中心可溶性固性物含量15%以上;單果重2.5 kg。
2.2 選育過程
2.2.1 組合選配及品種比較試驗2002年以抗白粉病的自交系2000-10為母本,成熟早、皮色金黃的自交系2000-27為父本試配雜交組合,冬季在海南進行一代試種鑒定。該組合果面金黃無雜色,表現皮色轉黃快,在參加鑒定的10個組合中熟性最早,抗病性較強。
2003年在本所試驗地以華西密2號為對照進行品種比較試驗。組合代號為0316。試驗設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17m22,每小區20株,單蔓整枝,4月15日播種,小拱棚覆蓋早熟栽培,施肥水平中等,管理與早熟栽培生產田相同。試驗結果表明,0316全生育期與對照華西密2號相同,皮色金黃不帶綠斑,外觀比對照更黃。小區折合667m2產量2395.0kg雖比對照低9.3%,但中心和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5.6%和10.1%,分別比對照高2.5和1.4個百分點。見表1。
2.2.2 新疆自治區甜瓜早熟組區域試驗2004年新密38號參加了新疆自治區甜瓜早熟組品種區域試驗。試驗共設6個點,全部采用露地栽培,參試品種共3個,對照為華西蜜2號。區域試驗結果,新密38號全生育期平均85d,中心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為14.6%,邊部11.3%,分別比對照高1.6和0.9個百分點,在參試組中排名第2。小區折合667m2產量2651.7kg,比對照低8.5%,在參試組中排名第2。果面金黃色,均勻一致,對照果面帶有綠條斑,皮色區別較明顯(表1)。年新疆自治區甜瓜區域試驗新增加了精品瓜組,暫不設對照品種,新密38號改為參加精品瓜組區域試驗,共設5個點,全部采用露地栽培。參試品種7個。區域試驗結果。新密38號全生育期平均83d,在參試品種中生育期最短: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邊部9.7%;平均單果重3.0 kg;折合667m2產量3015.9kg,居精品甜瓜組第1位;果皮金黃覆全密網紋,在參試的精品甜瓜品種中最具哈密瓜特征。見表2。年新密38號同時參加了新疆自治區甜瓜精品瓜組首次生產試驗。試驗設3個點,小區面積66m2,2次重復,露地栽培,播種時間農6師農科所為4月27日,其余2個點為5月中旬。昌吉市西域種業區試點為自然坐瓜未疏瓜,其余2個點每株留1個瓜。參試品種1個,未設對照。試驗結果,新密38號生育期平均82d,植株生長勢中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為14.0%。單果重平均3.1kg,折合667m2產量平均為3143.9kg。全生育期甜瓜未感染白粉病。見表3
3、品種審定
2005年8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西甜瓜專業組有關專家和植保專家對新密38號進行了田間考察和田間抗病性鑒定,對該品種給予了充分肯定。2006年2月新密38號通過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命名為新密38號。
4、品種特征特性
新密38號屬早熟哈密瓜,生長勢較強,北疆4月上中旬播種,小拱棚覆蓋早熟栽培生育期在90~95d,單果重2.8~3.5kg;5月上旬播種,露地栽培生育期在82-85d,單果重可達3.8~4.2kg。主蔓第5~6節子蔓開始出現雌花,果實發育期40-45d,幼果為淺綠皮,開花授粉后25~28d皮色開始轉黃。果實長卵圓至長橢圓形,果形指數1.6左右;成熟果表面金黃,網紋較密,顏色均勻一致。艷麗美觀。果肉淺橘紅色,肉質較松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以上。小拱棚覆蓋早熟栽培667m2產量2500kg左右,露地栽培2800~3000kg。不易裂瓜,商品率高。田間表現抗白粉病能力強。較抗霜霉病。
5、栽培技術要點
(1)選擇中等以上肥力土壤,施足基肥,合理追肥。(2)每667m2種植750-800株,采用單蔓整枝,主蔓第7-8節的子蔓留瓜,及時整枝疏果,每株只留1個瓜。(3)皮色轉黃雖早,但不宜過早采摘,以免影響品質,開花坐果45d或果面開始轉黃15d以后采摘為好。(4)在新疆栽培抗白粉病,不需要用藥防治。對霜霉病擾性較強。但在霜霉病流行期仍需加強預防。(5)應注意預防細菌性角斑病和細菌性果腐病,發病初期采用氫氧化銅類農藥或農用鏈霉素對葉面和果面噴霧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