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棚內套1m高的中拱棚上覆草苫的“兩膜一苫”方式進行辣椒秋延后栽培,可使辣椒的上市期從11月下旬開始一直延后到春節,栽培容易,效益可觀。
1、品種選擇
秋延后大棚三層覆蓋栽培的辣椒品種,要選擇對溫度、光照適應性廣,抗病毒病、疫病能力強,果形大、色澤光亮鮮艷、商品性好的優良品種。(1)秋延后栽培,在辣椒的整個生育期內,溫度和光照變化極大,辣椒的生長季溫度從最高降至最低,光照也從最強變為最弱。因此,品種要求既耐高溫又耐低溫,既耐強光又耐弱光。(2)辣椒苗期正值雨季,極易造成猝倒病、病毒病、根腐病、疫病的發生,輕者生長不良、影響產量,重者甚至造成絕收。因此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品種是保證秋延后大棚辣椒栽培成功和取得高產的重要因素。(3)秋延后大棚三層覆蓋辣椒在元旦、春節期間上市。因此大果型品種優良的商品性有著極大的經濟意義。一些小果型,低產早熟的辣椒品種不適合作秋延后栽培。各地栽培實踐證明,豫藝墨玉大椒、農研13、農研22都是適宜秋延栽培的理想良種。尤其是墨玉大椒單果重可達150g,其抗疫病能力、商品性突出,受到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普遍青睞。
2、培育壯苗
培育壯苗是秋延后大棚多層覆蓋辣椒高產的基礎。由于育苗期正處于強光及多雨季節。如果技術措施不當,就會造成病害的大發生,使椒苗生長不良。要保證壯苗,必須采取以下措施:
2.1 護根育苗,遮陽防蟲,擋雨保護苗床
實踐證明,在高溫及多雨夏季,采用營養缽護根育苗,是培育辣椒壯苗的關鍵技術。采用營養缽育苗,不但便于管理,而且由于營養土是經過處理的,可極大減少苗期疫病的發生。營養土配方:選2年內未種過茄科蔬菜的肥沃園土6份,加充分腐熟發酵的有機肥4份,摻勻過篩后,按每m3土加壯苗素20g,混勻堆悶后裝缽,營養缽采用10cm×10cm規格,每667m2需配制營養土4mm3左右。可裝營養缽5000個。苗床最好安排在大棚內,利用大棚的遮陽擋雨寬敞的面積進行育苗最為理想。但大棚四周的通風口一定要用防蟲網遮擋封嚴,防止傳病毒昆蟲進入苗床。若單設苗床可搭1m高的拱棚,上覆防蟲網。晴天10:00-16:00上蓋遮陽網,雨天覆薄膜保護防止雨淋。
2.2 選好播期,適時播種
秋延后大棚三層覆蓋辣椒栽培選好適宜的播種期非常重要。播種早。天氣熱,雨水多及病害嚴重;播種晚,后期溫度低,辣椒生長不良或產量降低。黃淮平原地區,秋延后栽培播期以7月25日至8月5日為宜。播種前,選好種晾曬1d(天),而后用冷水浸種6~8h(小時),再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泡30min(分鐘),洗凈后放在30℃的條件下催芽。待種子50%露白時播種。播種選陰天或晴天16:00以后進行。播種前苗床澆透水,待水剛滲完時,每缽播種2粒,然后覆蓋厚0.8cm的營養土,并平蓋遮陽網保濕。
2.3 苗床管理
秋延后栽培,辣椒苗期正處于高溫期,蒸發量大,要及時噴水,幼苗出土時及時揭去缽體上平鋪的遮陽網。整個苗期要經常噴水保持缽土濕潤。此期常見的苗床病害有猝倒病、炭疽病、疫病、病毒病。可用露速凈、霜疫清防猝倒病;好意、可魯巴、露速凈防治疫病;康潤2號、健植寶防治病毒病。
3、定植
定植時要根據大棚地的寬窄和長度合理安排拱棚。拱棚間既要留夠冬季放置草苫的寬度又不浪費面積。定植時要注意以下3個方面:
3.1 施足底肥,高壟栽培
定植前要細致整地,深耕細耙不留明暗坷垃和前茬作物根茬。結合整地,667m2: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15m2左右或雞糞10m3加餅肥100kg,三元素復合肥50kg,要求肥料均勻施用。為防治地下害蟲和病害,還要用健植寶及根又進行土壤處理。整地后。可按1.2m的行距起高壟以備定植,壟高約15cm,壟寬約80cm。每個拱棚(用4m寬膜覆蓋)內兩壟可栽4行辣椒。
3.2 定植時間及密度
適宜的定植時間為8月20-30日,生理苗齡10~12片葉。80%的植株現蕾(剛現蕾分枝)為最佳定植時期。采用寬窄行定植,壟間距120cm。每壟定植2行,壟內2行間隔40cm(窄行),壟間寬行80cm。株距30cm左右,667m2。定植3700穴。墨玉大椒、農研22等品種生長勢強,可采用單株定植;而農研13可采用單穴雙株定植(株距45cm),以利提高早期產量。
3.3 定植方法
定植前,為提高椒苗成活率和縮短緩苗期,促進早期植株生長,可提前1~2d在苗床上澆1次水,噴1遍殺菌劑(豐收)、殺蟲劑(蟲螨立克)和營養液(健植寶),做到帶水、帶肥、帶藥、帶土“四帶”定植。并隨定植隨澆安根水,但水量不可過大。定植不可過深,以土坨與壟面平為好,以防感染疫病等。隔日在行間鋪10cm厚麥秸或稻草,以保墑,防雜草,降地溫,促進辣椒緩苗和防病。定植后要立即搭上中拱棚,并隨即扣上防蟲網。目前多數農戶在拱棚上覆薄膜,四周掀高以利通風排濕,但通風口應用防蟲網封嚴。防止傳毒害蟲進入。
4、精心管理
秋延后大柵三層覆蓋辣椒栽培,要實現高產高效,定植后的精心管理尤為重要。根據秋延后辣椒生育期氣候變化特點,定植后的管理總體要求是,9月上旬和中旬搭好豐產架:9月下旬到10月中旬坐好果;11月底前維持棚內適宜的溫度,使辣椒果實長大長足:寒冬臘月做好保溫防凍工作,保證新鮮的青紅辣椒在元旦后上市。
4.1 肥水
肥水要采取前期和后期控、中期促的管理方法。在四母斗椒坐果前,由于行間鋪了草。并施足了底肥,可以不必追肥,也不必澆水。四母斗椒坐果時,可施1次追肥,667m2施用三元素復合肥30~50kg,并同時澆水。以后隔15~20d再追施三元素復合肥1次,667m2用量30kg,以利坐果。9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一定要保持田間濕潤。進入11月下旬以后,天氣轉涼,“滿天星”果基本長成,不再追肥澆水。使空氣、土壤均處于轉干狀態。以利于辣椒果實盡量延后成熟和減輕病害發生。
4.2 “兩膜一苫”三層覆蓋保護
拱棚的管理主要是控制和調節棚內的溫度,辣椒的不同生長時期氣候變化不同,前期高溫強光,應以降溫遮陽為主,后期低溫弱光,應以防寒為主。9月中旬前拱棚不要扣嚴,以通風為主;遇大風和陰雨天氣應扣嚴。10月上旬以后天氣進一步轉冷,可在拱棚外搭建大棚進行雙層覆蓋,10月下旬天氣進一步轉冷,夜間要在拱棚上蓋草簾進行“兩膜一苫”三層覆蓋防寒保溫。整個冬季草簾要夜蓋晝掀,保溫透光,以利于辣椒果實的生長發育。12月上旬以后,“滿天星”果基本長成,應以保溫為主,可適當減少通風量。棚內濕度大時,可選晴天短時通風,以防止病害發生和蔓延。夜間氣溫低于O℃時,草簾要蓋嚴,必要時在草簾上再加蓋一層農膜,以提高保溫防寒效果。在后期以保溫為主的管理過程中,白天不論晴、陰、雨、雪天氣,均應揭草簾透光。隨著天氣日漸變冷,草簾可逐步晚揭早蓋。
4.3 加強病蟲害防治
秋延后大棚三層覆蓋辣椒栽培,由于定植后一直處于覆蓋保護環境中,隨著外界氣候的變化。前期極易出現高溫高濕,后期易出現低溫高濕,如果溫、濕度控制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植株生長不良而感病或遭遇蟲害,所以病蟲害防治應以調控好棚內溫、濕度為主,同時配合使用藥劑防治。生長前期,可用豐收、健植寶、露速凈輪換噴施,每周1次,病害可基本控制。發現蟲害可用蟲螨立克、毒絲本及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