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陶淵明的詠菊詩句,每每讀來頗讓人回味無窮。而作為高潔人格象征的菊,若與當下時興的普洱茶相配,定是別有一番味道。
今天要推薦給大家的這道菊花普洱茶,權以他的詩句做引子吧。
沖飲菊花普洱茶所用茶器主要包括:茶爐一、水銚一、紫砂壺一、玻璃壺一、公道杯一、濾網一、納茶紙一、茶箸一、茶盞數只,其他用器如常。
首先煎水,然后備茶。水以純熟為適用,也就是大家通常說的“三沸水”。備茶時首先將菊花(干花)數朵置于納茶紙上,剔去花蒂及花蕊,只用花瓣花英,投入玻璃壺待用;然后將適量普洱茶置于納茶紙上,揀去殘梗雜物,投入紫砂壺待用。待得水近三沸時,提銚離火,沖燙公道杯、茶盞畢,即開始調制菊花湯。調制菊花湯以攝氏85度水為宜,可先將沸水注入公道杯,候涼,然后沖入玻璃壺,浸泡約6分鐘,即可出湯。沖泡普洱茶時應洗茶2次,去其塵垢冷氣,這樣才堪飲用。出湯時間以湯色紅釅為準,可沖瀹6次,過濾入公道杯待用。飲用時將普洱茶湯均勻分入茶盞,約三分滿;接著將菊花湯依次斟入茶盞,約七分滿,并用茶箸將菊花瓣夾入。唐代詩僧皎然曾有詩道:“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可見在我國古代,菊花一般和飲酒相提并論,所以嗜茶成癖的皎然禪師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以菊花入茶大約始于近代,我國廣東、香港、澳門等地一直有將普洱茶與菊花合飲的習俗,稱作“菊普茶”。據《本草綱目》記載,菊花性寒、味甘,具有清肝明目、散風去熱的功效,是很好的保健飲品,用來入普洱茶最妙。普洱茶茶性溫和,滋味平淡,香氣低沉,以菊花入普洱茶,能破其陳、益其香,能滋其味、化其俗,于養生也大有裨益。
隆冬之際,苦寒外侵,熱毒內伏,沖飲一壺菊花普洱茶湯,不僅能和胃消食,而且有清心散郁的功效。此時吟誦陶淵明、釋皎然詩句,尤覺親切有味。
且錄小詩一首曰:
郁郁黃花汎盞甌,絲絲普洱映瞳眸。
南山一夜秋風起,籬落千株待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