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周末,輕松散漫的氛圍在空氣中蔓延著,在他人的繁華時刻,我卻只想趕回家,泡上一盞茶,在香氣馥郁中享受難得的空閑時光。
最近迷上了素有“ 茶中之王”美譽的“大紅袍”,單這名字便足夠吸引我。
有關“大紅袍”的來歷,流傳著許多神奇的故事。有的說,這株茶樹生于懸崖峭壁,人們無法攀登,于是有位茶農便專門馴養了一只猴子,讓此猴穿著紅衣登上懸崖,采下芽葉,制成香茗,故稱“大紅袍”。還有的說,清代有位縣官,得了一種病,雖廣求四方名醫,均無法治愈。后來,天心寺有位和尚采得此茶,制好后送給縣官,此茶味極美,縣官只飲數次,病即痊愈。縣官請來僧人,問何處得此仙茗,僧人告之。于是,縣官便親臨茶崖,將自己的紅袍披在茶樹上,并焚香禮拜。后來便稱此茶為“大紅袍”。
我個人比較傾向于第一種傳說,想象在一片綠色中,一抹靈動的紅帶來一捧香茗,這香茗一定也有著令人著迷的味道。
迫不及待地沖上一泡,湯色金黃明艷,香氣清高,啜一口,滋味鮮醇,果然不愧為“茶中之王”,想這小小的茶樹,朝可得旭日之沐浴,午有巖石遮陰擋陽,終年可得一線山泉滴灌,品這茶香,恨不得變作一顆茶樹。
在朋友看來,不過是一個茶杯,一只壺,美好的周末,不去逛街不肯約會實在是“不能理解”。不是愛茶之人,她怎能體會這陷在茶中的幸福呢?端起茶杯坐在窗前,看窗外一排排的夜光燈,有時能夠忽然想起黑白照片上的樣貌,甚至還能哼上兩句童時的歌謠;有時會想起地下通道里賣唱的那個少年,不知今天他又要奏哪首曲子。有時只是呆坐,看對過的老頭悠閑散步的身影;看那個總是頭發凌亂、滿臉焦躁的主婦;看那些淘氣的小壞蛋又在捉弄那只可憐的野貓……林林總總這么些。每次泡上一壺茶,端起茶杯,總是能夠聽到生活的回聲,體味到它化不開的余味。茶香滿室的時候,生活的每個轉過的身影都那么容易捕捉,遠遠地望著就仿佛能夠看到水池里還未盛開的花苞,想起棉花糖那種逐漸豐滿的甜,聽到爆米花那種漸漸噴香的脆。
交錯而過的時光,能夠那么輕易地攤開一幅畫卷,我想都是這茶的功勞吧,如果非要解釋緣由,那么就用“境由心造”這四個字吧,其實很早就有人給出了答案,“草木本有心”,又怎能不是“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