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喝茶才最有益健康,有一種普遍的觀點是飯后喝一杯清茶,不僅清潔口腔,還能幫助消化。但是,最近有專家的實驗表明,飯后馬上喝茶對健康十分不利,容易造成貧血、脂肪肝等多種疾病。
隱患之一:易貧血
近日,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食品科學技術室主任霍軍生說:“飯后馬上喝茶,大量的水進入正在消化食物的胃中,沖淡了胃分泌的消化液,從而影響了胃對食物的消化。另外,茶葉中含有大量的單寧酸,飯后喝茶,就會使胃中未來得及消化的蛋白質同單寧酸結合成一種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質,而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茶葉妨礙了機體對鐵元素的吸收,飯后飲用15克干茶葉沖泡的茶水,會使食物中鐵的吸收降低50%,長此以往,影響人的消化功能,甚至引起缺鐵性貧血。”
霍主任建議,為避免出現(xiàn)貧血癥狀,飯后約1~2小時,胃排空后,再喝茶較合適;平常也可以多攝取綠葉蔬菜、紅豆、豬肝等富含鐵質的食物,以避免血紅素不足。
隱患之二:不利消化
還有很多人喜歡飽餐后喝些茶,以為可以消食解膩。其實這樣對健康也很不利。吉林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高醫(yī)生介紹說,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和茶堿。鞣酸進入胃腸道后,會抑制胃液和腸液的分泌,而胃液和腸液都是消化食物所不可缺少的。大量的鞣酸對胃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會引起胃功能失常,導致消化不良。鞣酸還會刺激腸道黏膜,從而阻礙腸道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此外茶中的茶堿具有抑制小腸吸收鐵的作用。有些人正是看中了飯后一杯茶具有影響人體消化和吸收食物營養(yǎng)的作用,才把它當作是一種減肥美容的有效方法,但是這也會引起胃腸功能失調和營養(yǎng)不良惡果的可能。
高醫(yī)生說,廣東人有在飯前、飯后各上一道茶的習慣。飯前飲茶不但和飯后飲茶一樣,會影響胃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且因為茶會刺激口腔里的味覺細胞,使味覺淡化,并減少唾液的分泌,從而使隨后的飲食寡味。
對此,醫(yī)生建議,在吃飯一小時內最好不要飲茶,應待飯后一小時胃內食物消化得差不多時再飲用茶水,這樣對消化功能和物質凝固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隱患之三:導致脂肪肝
飯后喝茶還很不利于脂肪肝的預防。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能與蛋白質合成具有吸斂性的靶酸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能使腸道蠕動減慢,容易造成便秘,增加了有毒物質對肝臟的毒害作用,從而引起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