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汪媽媽帶著lO歲的兒子到醫院要求摘除孩子的扁桃體,理由是孩子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影響了學習。有這樣想法的并不是只有汪媽媽一個。這家大醫院的耳鼻喉科醫生說,在假期里,每天就診要求給孩子做扁桃體手術的有將近20人。
扁桃體位于咽喉部。扁桃體肥大的孩子可能引起呼吸不暢,而呼吸不暢則會影響吸氧量,如果腦組織吸氧不足,時間稍久就會使人沒精打采,那自然就難以集中精力去聽課了。但要知道,孩子注意力不大能集中,應從多方面去找原因,通常不必與扁桃體肥大掛起鉤來。扁桃體有它的獨特作用,切不可盲目將它摘除。
多年來,學者們曾經為該不該摘除扁桃體進行過激烈的爭論。
一種觀點是:坑坑洼洼的扁桃體是“病窩子”,對健康不利。他們說,人在受涼或太累的情況下,人體抵抗力就降低。此時,“病窩子”里平時“不動聲色”的細菌就會跑出來搗亂,不僅扁桃體本身會發炎,還能引起心臟或腎臟、關節及鄰近器官的疾病。有的醫學專家甚至認為,80%-85%的風濕病患者曾經有過咽喉疼痛。于是,主張扁桃體一發炎就做切除手術,或者不發炎也干脆把它割掉。他們說,摘除扁桃體的孩子,個子可以長高,身體也更壯實。
另一種說法是:扁桃體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能產生淋巴細胞,能中和、消滅許多微生物的毒素。這些淋巴細胞進入血液后,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也可能阻止某些種類的癌癥發生。不僅如此,我們進食時,扁桃體還可分泌一種酶來幫助消化,它還有一定的控制和調節碳水化合物新陳代謝的作用。所以建議人們切勿輕易把它摘除。
美國的醫學博士蘭伯特在《現代醫學中的錯誤》一書中說道:英國一個委員會調查了3萬名小學生,他們之中大約有一半是切除了扁桃體的。但他們同保留扁桃體的孩子相比,感冒、咳嗽和咽喉疼痛的發病率沒有什么差別。委員會的結論是:“常規切除扁桃體只是一種預防措施,既沒有道理,也沒有效果。”
當然,確屬需要,該摘除扁桃體的還是應該摘除。那么扁桃體在什么情況下應該摘除呢?科學家經過11年的研究后認為,嗓子經常嚴重發炎的孩子,還是把扁桃體摘除為好。所謂“經常”,是指每年嗓子發炎7次以上;所謂“嚴重”,是指因病影響到了學習。我國醫學專家則主張:若扁桃體每年有5次左右的發炎,并且連續兩三年這樣的,就該把它摘除了。
避免扁桃體發炎的常見方法是:增強自身抵抗力,防止受涼,勞逸結合。此外,常用淡鹽水漱漱口也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