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三差五打電話回家“視察工作”,總是娘先接,隨口扯幾句閑話就說:“讓你爹跟你說吧。”
爹接電話總是千篇一律:“天暖和,我們就出去走一圈,活動活動腿腳。天冷了或有風(fēng),我們就在家里待著,哪里都不去,免得不小心感冒了。前幾天你姐回來,買回來的豬頭肉,吃了兩天沒吃完,我們也都倒掉了,別吃壞了肚子……”
妻說:“絮絮叨叨的,沒一點有用的。”我嘆口氣說:“怎么沒用,兩位老人沒病沒災(zāi)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能夠注意身體、保持健康,讓我們不用掛念,更不用請假回家看望,陪同看病,對我們來說,還有比這更有用的嗎?聽起來都是廢話,其實都是為兒女著想,蘊藏的是父母的一片心啊。”
老人的心思總是難被年輕人所理解,可能這就是所謂的代溝吧。有一天,我在車站等人,發(fā)現(xiàn)一位老人一直站在那里,公交車來了好幾趟都不上。我以為他不知道該上哪路車,就走上前問他是不是還沒等到車?老人說過去好幾趟了,可是都沒有座位。
我說:“就憑您這個年紀(jì),就憑咱這個城市的文明素質(zhì),您什么時候上車,都會有人讓座的,不一定非要等到空車來。”老人哈哈一笑,說:“我知道。可我想,你們年輕人上班,養(yǎng)家糊口,累啊,要積攢著精力工作,每天下了班,又是一身疲憊,太不容易了,讓你們讓座位,心里不忍啊。我一個老頭子,有的是時間,反正也沒什么急事,多等一會兒也沒什么。”
過年時,兄弟幾個回家小聚,哥哥說他買了新房,貸了十幾萬元的款,手頭緊,就沒給侄女買禮物。我說:“不聲不響就買房子,也沒跟我們說,是不是怕我們搬過去住啊。”哥哥說:“哪里啊,跟你們說了,少不了又要為我湊份子。大家手頭也都不寬裕,自己能想出辦法來,就不讓你們?yōu)殡y。今年,我對你們最大的貢獻(xiàn),就是買房的時候,沒向你們開口借錢。”
所謂善良,所謂真情,想來不一定非要碰上驚天動地的大事,付出自己的金錢和生命才能表現(xiàn)出來。凡事設(shè)身處地為對方著想,盡力不為別人添麻煩,是貼心貼肺的呵護(hù),也是善良情真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