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癬俗稱“腳濕氣”,好發于夏秋季節。足癬分為濕性足癬和干性足癬,治療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應根據皮損的形態來選用適當的藥物和劑型。①皮損以水皰和癬屑為主,局部宜外用復方苯甲酸搽劑或咪康唑霜,每日2次,也可用10%的冰醋酸浸泡,每日2次,每次10分鐘。若水皰較大,應挑破后用咪康唑霜加足光粉治療,每日2次。②浸漬發白為主,宜用咪康唑霜,每日2次。③糜爛伴繼發感染時,局部用藥應先控制感染再治療腳癬,如用1:8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腳部患處。滲液多時,用3%的硼酸液或0.5%的新霜素液或雷鎖辛利凡諾液濕敷,待瘡面干燥后再改用咪康唑霜。繼發感染嚴重者,在局部治療的同時應考慮用抗生素全身治療,如用青霉素或林可霉素,且需臥床休息、抬高患肢。④皮損以鱗屑角化為主,宜用復方苯甲酸軟膏、咪康唑霜,均為每日2-3次。有皸裂者加用尿素酯,無皸裂者可用10%的冰醋酸浸泡,每日2次,每次10分鐘。⑤足癬嚴重,或身體其他部位合并有多處癬皮損者,或外用藥療效不佳者,在醫生指導下可選用口服藥物治療,如特比萘芬、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療霉舒等。
(2)足癬容易繼發感染,出現感染時一定要先控制感染,再外用腳癬藥治療,否則易引發大面積癬菌疹。
(3)足癬不易治愈,原因主要是自身交叉感染和再感染。所以要同時治療身體其他部位的癬,如手癬、體癬、股癬等,還要消毒鞋、襪、腳盆、腳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