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公元1132年。這年,陸游7歲。他的祖母剛做完60大壽不久,突然身染重病,臥床不起。陸游的父親陸宰是山陰(今紹興)的地方官員,為了治療母親的疾病,不惜花重金從百里以外的京城臨安(今杭州)請來幾位名醫。可是,老太太服過他們開的價格高昂的藥方,仍無起色。名醫只好搖頭而去。
這天,陸宰正在家里為母親的病發愁,忽然,聽到門外有人唱道:“病無輕重,一灸立愈;不論貧富,一文不取。”陸宰忙要王管家請他進來。王管家勸道:“大人,這種走方郎中切不可輕信,若他真有本事,何至于沿街乞討?如果讓他進來,病沒治好,反叫他敲一竹杠子。”陸宰說:“游醫中沒本事的人固然居多,但有才德者亦不乏其人。再說,母親病成這樣,我也只好病急亂投醫了。”
一會,王管家領進一位郎中來,原來是個老道。這人年約六十,滿面紅光,兩眼炯炯有神,烏黑的胡須長約一尺。陸宰見他仙風道骨,心中高興。寒暄之后,便請他為母親看病,老道給老太太切過脈,說:“老夫人病得不輕:上焦阻塞,金不鳴而肺不爽;中焦不通,脾土虛而食不化;下焦無力,二便不能自如。實屬危癥。”陸宰聽了,臉色煞白:“萬望先生救治。大人無須焦慮,只要貧道燃艾一條,其病自除。”說罷,他從藥袋里掏出一撮艾葉,揉成艾絨,用張綿紙把艾絨卷成艾條,點燃一端,選好穴位,離老太太皮膚一寸左右,慢慢地燒灸、游動。老道一邊艾灸,一邊說:“老夫人病駐三焦,我這艾灸肺俞、脾俞和膀胱諸俞,可使它三焦貫通……這是足三里,患者灸之病愈,健者灸之強身,是延年益壽的良穴。”
“哎喲!,”老太太猛地一聲叫喊,四座皆驚。陸宰上前一看,只見老太太的皮膚已被燒破一處。老道微微一笑:“不妨,這叫燒灼法,自有妙用。結疤之時,疾患自愈。”說來也怪,老太太被這一灼,只覺得有一股暖暖的氣流貫通全身,立即感到神志清楚,渾身爽快,并能下地行走,開口說話。一家人見了,高興得不知如何是好。陸宰趕忙命王管家捧出紋銀二十兩,作為酬謝。老道推開銀子,笑道:“艾葉是我路邊田頭所采,分文不花。看見老夫人好些,我就滿足了。看來,她老人家可以活到我這個年紀。”陸宰覺得奇怪,便問:“請問,先生今年六十幾了?”“六十幾?哈哈!貧道癡長九十嘍!”頓時,陸家上下一片驚呼。老太太忙問:“不知老先生何以能這么高壽?”“我有一副靈丹妙方,愿獻給諸君:每晚睡前用艾條自灸足三里,左右輪灸,皮紅為度,天天如是。日子一久,自見功效。我現在一日行走百里,全無疲勞。”眾人聽了,又驚又喜。由于陸宰苦苦勸留,老道才在陸家吃了一頓便飯,然后告辭而去。此后,老太太的病體日見好轉,待到被艾燒爛處結疤時,果然病已痊愈。
陸游50歲那年,即公元1175年,陸游的堂兄子楫竟在三江鹽場又遇到那位老道,他還在用艾葉免費為人治病。所不同的是,他的臉上稍添了些皺紋,眉毛胡須有些花白了。子楫把這個消息告訴給陸游,陸游馬上趕到三江,想再見一見那位日夜思念的民間良醫。可是,等他到了三江,那位133歲高齡的老道又云游他方,無處尋找了。陸游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將這件事情的始末記載在他的《老學庵筆記》中,一直留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