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寡歡的張女士
張女士從事會計工作,丈夫系公務員。婚后夫妻雙方工作較忙,兩人之間很少溝通,家務事基本由張女士負責。張女士覺得白天工作忙,回家還得照顧丈夫,自己其實也想得到丈夫的照顧。由于夫妻倆一直未安排好家務,夫妻之間矛盾日益增多,經常斗嘴。張女士也開始出現食欲下降,有時感到惡心、嘔吐、胃痛、腹瀉,去醫院檢查消化系統未見明顯異常;睡眠質量較以前有下降,半夜要醒來幾次;自服一些安神補腦的藥物,效果不明顯,白天的工作效率也降低。
3個月前,單位的一位會計帳單出錯,張女士遂十分擔心自己帳單也會出錯,擔心自己會被降職,每份帳單都會反復檢查,整日憂心忡忡,惶惶不安,不能集中注意力,感到非常疲倦,回家后不想做家務事。丈夫看到妻子的情況后主動承擔了家務事,也開始安慰張女士,但張女士心情仍未好轉,早晨比平時早醒2~3小時,醒來后無法再入睡,情緒低落,上班時覺得腦子不好用了,思維變遲鈍了。同事發現張女士有異常,問及原因時張女士回答“什么也不想做,沒意思”。單位領導也對其非常關心,詢問她時她也是稱“沒什么,就是沒動力,不想做”。張女士在單位漸漸不與人交往,常常唉聲嘆氣,回到家中不斷訴說“活著沒意思”。張女士的丈夫發現妻子明顯異常,遂將妻子帶到醫院就診。
我們了解到,張女士性格內向,謹慎小心,以前無重大內科外科疾病史。根據她的癥狀表現,如常覺得生活沒有意思,高興不起來,心情沉重,提不起精神,做事缺乏動力,對外界的興趣減退或消失,自信心下降;整日憂心忡忡、胡思亂想、郁郁寡歡、思維變遲鈍甚至動作變遲緩,甚至有消極念頭;且伴有軀體不適癥狀,主要為睡眠障礙、食欲減退、消化系統不適等;睡眠障礙主要表現為早醒,一般比平時早醒2~3小時,醒后不能再入睡,等等,我們診斷其為抑郁癥。
抑郁癥的社會心理因素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疾病,其發病率逐年增加, 復發率高。該疾病不僅使患者期望壽命年數減少,而且導致勞動能力和生命質量受損的年數增加,大大降低了我們的生活質量,嚴重困擾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且約15%的抑郁癥患者死于自殺。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銀行和哈佛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抑郁癥已經成為中國疾病負擔的第二大疾病。現全球抑郁癥發病率為42‰,中國為69‰。但人們對于抑郁癥的診斷、治療仍有相當的不足,我國很大部分的抑郁癥患者沒有得到正確的診斷治療。
抑郁癥的病因不清,現多傾向于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抑郁癥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是90%的抑郁癥患者有社會心理因素作誘因,個體的易感素質是患病基礎,所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正確的心理疏泄。
部分抑郁癥患者并不是一開始就是明顯的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動力缺乏等,而是以軀體不適為主,如睡眠障礙、食欲減退、體重下降、性欲減退、便秘、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陽痿、閉經、乏力等;睡眠障礙主要表現為早醒,一般比平時早醒2~3小時,醒后不能再入睡,這對抑郁癥診斷具有特征性意義。而張女士剛開始的食欲下降、惡心嘔吐、睡眠質量下降等都是其抑郁癥前期表現,只是因認識不足而未及時就診。
由于張女士病情較重,有消極觀念,為防止其出現自殺自傷等意外,我們建議她選擇住院治療。入院后,一方面采用藥物治療,另一方面,在治療全程還需要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包括認知治療、行為治療、支持治療、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療等一系列的治療技術。根據患者的心理問題,適當地解釋、疏導、啟發、暗示等,能達到減輕患者抑郁情緒、改善認知和行為障礙、減少復發率的作用。抑郁癥患者的心理治療需要有一定針對性,對有明顯心理社會因素作用的抑郁癥患者在藥物治療同時常需進行心理治療,多采用認知治療和支持治療;對有人格偏移或障礙的患者可采用認知治療;對于癥狀與家庭因素密切相關者可進行家庭治療等針對性訓練;另外,通過心理治療可以提高患者對藥物治療的依從性。
營造一個良好的康復環境
由于張女士抑郁癥的發病有一定的社會心理因素,故剛入院時其最大的風險是自殺、自傷,這時主要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療,予以鼓勵,讓其看到生活中積極的一面,樹立活著的信心。在此期間,親屬應對其密切看護,防止發生各種意外。藥物治療方面,我們采用賽樂特起始劑量10毫克/日,5天后患者未訴特殊不適,遂加量至20毫克/日,2周后患者情緒開始有改善,2月后癥狀明顯緩解。心理治療方面,則采用耐心、積極的心理疏導方式。
讓患者充分宣泄自己的需求,也非常重要。在病房內,我們鼓勵張女士與其他抑郁癥患者多溝通,多交流,讓她有群體感,有歸屬感,讓她看到跟自己一樣患抑郁癥且在戰勝病魔的人很多,不是自己一人患抑郁癥。另外,我們對張女士還進行認知治療,開導她認識到自己性格的不足,做事要順其自然,不要過分追求完美,工作上不要過分嚴格要求自己,鼓勵患者多主動與人接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等。待藥物治療癥狀開始緩解時,對他們夫妻進行家庭治療,鼓勵他們多溝通,及時解決夫妻之間在家務事以及生育問題上的矛盾。同時,對于張女士的親屬、單位領導以及同事,也要進行抑郁癥知識指導,讓他們認識到抑郁癥是一種疾病,了解抑郁癥的基本知識,便于給張女士提供一個良好的康復環境。待癥狀明顯緩解后,可讓其間斷請假回家或者回單位適應生活和工作環境。
經過積極的綜合治療后,入院2月后的張女士病情明顯緩解,可以出院了。
出院后,我們建議張女士堅持服藥,定期門診隨訪。藥物治療方面考慮張女士系育齡女性,有生育要求,我們建議其堅持服藥2年,在準備妊娠前3~6月可考慮停藥,在妊娠期和產后需密切注意張女士的情緒變化,這期間抑郁復發的風險較大,必要時立即就醫。心理治療方面囑其出院后采用行為治療,讓患者合理作息時間,適當運動,多與周圍人主動溝通,交流。然后開始部分適應工作,一定從易到難,由少至多,否則患者不能勝任,也會導致病情波動,不利于患者康復。待疾病康復后,就可以從事病前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