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們經濟的發展,老百姓對菜籃子越來越講究,不光要吃得好,還要吃得健康,而綠色食品的標志也到處沖擊著我們的視線,但不容樂觀的是,您到菜場去買菜的時候,究竟能買到多少真正綠色的食品?就拿蔬菜來說,現在蔬菜品種豐富了,一年四季超市、菜場都不乏各色各類的蔬菜。可吃下去卻發現,現在的水果顏色鮮亮了,味道卻變了;瓜兒個大了,甜味卻怪了,菜葉長肥了,吃起來卻沒味了。
事實上,科技的發展帶來了食品的多樣化,也帶來了食品安全的危機,因為人們對經濟效益的過度追求導致各類激素、化肥、農藥在蔬菜種植中普遍使用,使蔬菜的農藥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那么,我們如何盡量避免食用這些受污染的蔬菜呢?
其實,順應自然是最好的健康法則!
選菜有講究
在選擇蔬菜的時候要了解蔬菜生長的規律和特點,有針對性的去選擇。
盡量選擇少蟲蔬菜
很多蔬菜非常容易被害蟲青睞,稱之為多蟲蔬菜。多蟲蔬菜以十字花科蔬菜為例,如青菜、小白菜、雞毛菜、卷心菜等,害蟲特別喜歡吃。菜農對這些多蟲蔬菜不得不經常噴藥防治,必然造成農藥殘留。相反,一些有特殊氣味的蔬菜往往屬于少蟲蔬菜,如胡蘿卜、洋蔥、大蒜、大蔥、藕、筍、生菜、芹菜、茼蒿等,害蟲不喜歡吃。這些蔬菜不易生蟲,相應的農藥污染就較少。有的人在買菜時,專門買帶有蟲眼的蔬菜,以為有蟲的蔬菜較為安全,使用農藥也就少,事實上有蟲眼的蔬菜往往正是多蟲蔬菜,難逃噴施農藥的命運。
但相對來說,在冬季和早春時期,多蟲蔬菜和少蟲蔬菜的農藥噴施都較少,因此農藥污染都較輕。因此,在這個季節可以多吃多蟲蔬菜。但在夏季,不防忍住嘴巴,多吃些少蟲蔬菜。
選擇形狀、顏色、氣味正常的蔬菜
形狀、顏色、氣味正常的蔬菜一般是常規方法栽培的,未用激素等化學物質處理過。而異常蔬菜則可能因大量使用化肥、激素或農藥所致,如菜葉失去平常的綠色而呈墨綠色;毛豆碧綠異常;韭菜的葉子特別寬大肥厚;西紅柿頂部長著桃子似的突起物;綠豆芽光溜溜的不長根須;體形過大的草莓;皮上條紋不均勻的西瓜等。這些比較怪異另類的蔬菜或水果我們還是少吃為妙。總之我們在選擇的時候也要尊重水果、蔬菜原來自然的本色,不能貪圖新奇怪異和個大色艷。
多選時令蔬菜
雖然現代的蔬菜栽培種植技術越來越先進,蔬菜栽培的季節性限制被打破了。但是,蔬菜生產的季節性依然存在,而且《黃帝內經》中也講到“司歲備物”,就是說要遵循大自然的陰陽氣化采備藥物、食物,這樣的藥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氣,氣味淳厚,營養價值高。所以人們應該吃節氣菜,吃藥也最好服用野生草藥。違背自然生長規律的菜,違背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寒熱消長規律,會導致食品寒熱不調,氣味混亂,成為所謂的“形似菜”。沒有時令的氣質,是徒有其形而無其質。如夏天的白菜,外表可以,但味道遠不如冬天的;冬天的西紅柿大多質硬而無味。因此比起吃反季節的蔬菜來,選擇時令蔬菜和吃本地菜是更好的選擇。
清洗保健康
此外蔬菜買回家后,及時正確的清洗也可以幫助我們少受蔬菜污染的影響。
流水沖洗
流水沖洗是清洗蔬菜最簡單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用于葉類蔬菜,如菠菜、生菜、小白菜等。清洗包葉菜類時如包心白菜、甘藍菜等,可先去除外圍的葉片,再拆成單片沖洗,這樣容易清洗干凈;清洗小葉菜類如大白菜秧、小白菜等,可先將近根處切除,把葉片張開,直立沖洗;清洗花果菜類時,如苦瓜、小黃瓜等,如需連皮食用,可用軟毛刷刷洗;而如青椒類有凹陷的果蒂,易沉積農藥,應先切除再進行沖洗;對于根莖菜類,如蘿卜、土豆等則可以先清洗后再去皮食用。
堿水浸泡
大多數有機磷殺蟲劑在堿性環境下可迅速分解,所以用堿水浸泡是去除蔬菜殘留農藥的有效方法之一。在500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堿5至10克配制成堿水,把經過初步沖洗后的蔬菜放入堿水中,根據菜量多少配足堿水,浸泡5至10分鐘后用清水沖洗蔬菜,重復洗滌3次左右效果更好。
加熱烹飪
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隨著溫度的升高,分解會加快。所以對一些其他方法難以處理的蔬菜可通過加熱去除部分殘留農藥。常用于芹菜、圓白菜、青椒、豆角等,可先用清水將表面污物洗凈,放入沸水中2至5分鐘撈出,然后用清水沖洗1至2遍后置于鍋中烹飪成菜肴。
清洗去皮
對于帶皮的蔬菜如黃瓜、胡蘿卜、冬瓜、南瓜、茄子、西紅柿等,可先流水沖洗,再削去含有殘留農藥的外皮,只食用肉質部分,既可口又安全。
專業蔬果潔凈劑清洗
可選用具有生物降解性的專業潔凈劑,它能夠有效地乳化、分解,清除蔬菜、水果中的殘余農藥。這樣清洗既干凈,食用起來又放心,又不用擔心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