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刷牙時經常牙齦出血是怎么回事?
最近幾個月刷牙經常牙齦出血,請問是什么原因,是不是與缺乏維生素C有關系?
答:刷牙出血的最常見原因是患有牙周疾病,當有牙周疾病時,牙齦水腫,牙齦內大量新生血管充血擴張,通透性增強,一旦受到刷牙或咀嚼等刺激時,牙齦即會出血。口腔有牙周炎時,毛細血管充血、變脆,一碰就很容易出血或吮吸出血,一般都能自行止住。有些人認為牙齦出血與維生素C缺乏有一定關系,其實不然。科學研究表明,牙周炎程度與血中維生素C的濃度之間無明顯關系,牙周炎患者單純補充維生素C并不能改善病情,況且患者通常都是攝取平衡飲食者。雖然絕大多數牙齦出血都是因牙齦炎或牙周炎引起,但有少數的患者是因為血液病而引起牙齦出血或腫脹,需要就診,排除全身疾患。
對牙周炎的最根本的治療措施是徹底清除牙菌斑和牙石。同時搞好口腔衛生。一般刷牙只能清除牙齒表面的牙茵斑,更多的有害物質(軟垢、殘渣、有害細菌)殘存在牙縫里,牙刷無法清除。
北京口腔醫院 黃潔
問冠心病久治為何仍有心絞痛?
冠心病患者在服藥治療期間,還經常出現胸痛、氣急等癥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藥物選擇不當嗎,還是病情加重了?
答:冠心病的心前區疼痛醫學上稱為心絞痛,其原因為營養心臟的冠狀動脈狹窄所致心肌供血不足或心肌耗氧量增加,從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心絞痛。若久治不愈或發作頻繁,可以從以下原因著手檢查分析原因。
治療不當 冠心病一般分為三型,但總體上有緩急之分。故治療上應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在病情穩定期應選用降脂、活血化淤、軟化血管等藥物治療;而病情發作期應選用快速擴冠狀動脈血管藥。若一味應用擴血管藥,由于產生對藥物的耐藥性,便會發生屢治屢犯或治療失敗。
血壓不降 高血壓與冠心病往往是一對孿生兄弟,若只注重于心臟治療,忽視降壓,亦是心絞痛頻發常見原因之一。因為血壓過高,心肌肥厚,心率過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可引起心絞痛,所以在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治療上,應以降壓為主,同時輔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可口服腸溶阿司匹林、維生素E,以軟化血管。
情緒不穩 情緒不佳,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血壓升高、心肌供血不足或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引起心絞痛;另外也會導致脂質代謝紊亂,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凝集力和吸附力增加,引起冠脈血栓形成,這也是心絞痛的原因之一。為此,冠心病病人應自我穩定情緒,做到心胸寬廣、笑口常開。
心律不齊 冠心病常并發心律不齊,對心動過速者可應用β阻滯劑,控制心率,以防心肌缺氧所致心絞痛,心動過緩者可酌情用阿托品、心寶或口嚼紅參,增加心率,以免心肌供血不足而導致心絞痛;對于心律不齊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酌情應用復律藥物治療,以免心肌缺血或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引起心絞痛。
保健不周 冠心病病情發作往往存在多種誘因。為此,冠心病病人應禁煙限酒,保證睡眠,防止過勞,防寒保暖,節制房事,合理膳食,這樣才能做到健康長壽。
江蘇鹽城第二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紀京林
問再普樂有什么毒副作用?
我的姐姐患了輕度的精神分裂癥,現在在吃再普樂,請問這個藥的療效和毒副作用怎么樣?比如說會不會出現嗜睡、增加體重等現象?目前在治療此病方面有沒有無毒副作用的藥物推薦?
無錫 鄭永貴
答:精神分裂癥的治療有幾十年的歷史了,第一個抗精神病藥——氯嗪是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出現,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抗精神病藥已有了很多的種類。但是比較早出現的抗精神病藥經常會有一些毒副作用,我們可以粗略分兩大類,一類表現肢體的震顫、發僵,即錐體外系毒副作用;另外一類是對心臟、血管、肝臟、腎臟功能的影響,再普樂是一種新型的抗精神病藥物,它的療效應該是沒有什么問題,它的毒副作用也是比較輕的。
目前沒有毒副作用的藥物還沒有,可以粗略把藥物作用分兩類,一類是治療作用,一類就是毒副作用,這實際上是個相對概念。有時候一個藥物的治療作用針對另外一個癥狀可能就是毒副作用,這個作用針對另外一個病反而成了治療作用,它是一個相對概念。我們從過去藥物的發展史能看出來,只有治療作用沒有毒副作用是我們理想方向、理想狀態,現在藥物生產、研制也是向這個方向發展的,這就需要提高藥物作用的選擇性,讓它更具有選擇性,針對我們需要的作用方向、作用點讓它發揮作用。
另外藥物的選擇一定要找專科的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過去的用藥史、臨床表現還有軀體狀況由專科醫生綜合考慮后再選擇用哪一種藥物,以及確定劑量大小,服多長時間。
北京安定醫院主治醫師 林濤
問治療胃潰瘍的藥物有哪些及其療效?
我患胃潰瘍20余年,吃過各種藥物,但依然經常無預兆發作,飲食上一吃生冷食物,或者進食過飽就會發作。請介紹目前主要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藥物有哪幾類,各有什么優缺點?
山東 劉暢
答:目前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藥物主要包括6大類:
1.抗酸劑 主要是一些無機弱堿,口服后能直接中和胃酸,可減輕或解除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多為復方制劑,如胃大喜、胃必治、胃舒平等。抗酸劑具有價格低廉、制酸迅速和持久的優點。含鋁、鎂的化合物,可互相抵消便秘和腹瀉的毒副作用。
2.H2受體拮抗劑 外源性或內源性組胺作用于胃壁細胞膜上的H2受體,促使胃酸分泌增加。H2受體拮抗劑選擇性阻斷此作用,使胃酸分泌減少。目前,在臨床廣泛應用的有:第1代的西咪替丁;第2代的雷尼替丁、拉福替丁;第3代的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第4代的羅沙替丁。羅沙替丁為長效品種,具有顯著且劑量依賴性地抑制夜間胃酸分泌和五肽胃泌素刺激的胃酸分泌作用,可減少消化性潰瘍患者胃蛋白酶總量。新近上市的乙溴替丁突破了前3代拮抗劑的局限性,除了拮抗組胺H2受體外,尚有黏膜保護作用,可促進胃黏膜層粘連蛋白受體增加,提高黏液凝膠附著物的質量,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和黏液層的厚度,同時具有更強的殺滅幽門螺桿菌的作用。
3.質子泵抑制劑 本類藥品不推薦用于長期維持治療,對懷疑患有惡性腫瘤伴發胃潰瘍患者必須排除惡性病變后再應用質腺抑制劑,以免誤診。奧美拉唑口服后經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快速分布到胃壁細胞分泌小管的高酸環境與酸結合,形成有活性的物質,與酶結合,抑制了酶的活性,從而導致酸分泌的抑制。本品作用強,止痛速度快,持續時間長,療程短,潰瘍愈合的時間比H2受體拮抗劑快。本品常用量20毫克~40毫克,每日1次,口服,2周潰瘍愈合率為70%,4周為81%,8周為93%。靜脈注射本品80毫克/天,對消化性潰瘍出血療效顯著。蘭索拉唑的抑酸、細胞保護和促進潰瘍愈合效果優于奧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泮托拉唑具有選擇性高、與其他藥物并用不易發生相互作用、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應率低、療效好等特點。
4.乙酰膽堿拮抗劑哌侖西平(哌吡氮平) 為新型抗膽堿藥,與阿托品相比,哌侖西平具有選擇性的抗膽堿作用,應用一般治療劑量就能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很少有其他抗膽堿藥物對瞳孔、胃腸平滑肌、心臟、唾液和膀胱的毒副作用。其療效與西咪替丁相仿,優于甘珀酸鈉,與抗酸藥合用可明顯增強療效。臨床上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明顯療效,一般服藥2周疼痛減輕,4周后癥狀得到迅速控制。
5.胃黏膜保護藥 長期以來,人們對潰瘍的研究重點放在攻擊因素和保護因素之間的不平衡上,后來才開始重視黏膜屏障、細胞保護因子、胃和十二指腸局部血液循環等抗潰瘍因素。前列腺素具有胃黏膜細胞保護作用,是一個胃黏膜極為重要的防御因子,能預防多種損傷因子所致的胃黏膜損傷。米索前列醇為其中之一。本品具有強大的細胞保護作用,所需劑量僅為抑制胃酸分泌劑量的1/100~1/10。本品療效似略低于西咪替丁,但對西咪替丁治療無效改用本藥仍有效,對非甾體抗炎藥引起的胃黏膜損傷有防治作用。此類衍生物還有恩前列素、羅沙前列醇和奧諾前列素等。其中,恩前列素口服治療十二指腸潰瘍4周后愈合率為50%~80%,治療胃潰瘍2周愈合率為86%,與西咪替丁和哌侖西平相似,低于雷尼替丁,還可降低阿司匹林引起胃炎與糜爛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率。膠體次枸櫞酸鉍在酸性條件下能與潰瘍面蛋白質及氨基酸發生絡合作用而凝結成保護性薄膜,從而隔絕胃酸、酶及食物對潰瘍黏膜的侵蝕作用,促進潰瘍組織修復和愈合。膠體果酸鉍為新型膠態鉍制劑,對黏膜的保護作用強于膠體次枸櫞酸鉍,對幽門螺桿菌有較強的殺滅作用。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總有效率為98.6%,愈合率為86.6%。
6.胃動力藥 在消化性潰瘍病例中,如見有明顯的惡心、嘔吐和腹脹,實驗室檢查有胃潴留、排空遲緩、膽汁反流或胃管反流等表現,在給患者抑酸藥或胃黏膜保護藥的同時,應給予促進胃動力藥物,如嗎丁啉、西沙比利、莫沙比利等,往往能收到理想效果。
山東省濱州市中心醫院 趙民生
問有沒有治療癌痛的有效方法和藥物?
我母親60歲,結腸肝曲癌,已經做過手術,是潰瘍型中分化腺癌,部分呈黏液腺癌結構,侵及腸壁全層,并可見脈管內癌栓,上下端未見癌,腸系膜淋巴結可見癌轉移,胰腺組織內可見侵入,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癌痛,有沒有治療癌痛的有效方法和藥物?結腸癌手術后復發期有多少天?
北京 王亞玲
答:結腸癌的病人手術以后,最多的復發是兩年內,這就要求我們做完手術的病人,定期(一般3個月)到醫院做一些相應的檢查。比如說做結腸鏡檢查,或者是鋇灌腸的檢查,包括腹部B型超聲的檢查,以及胸部的X線的檢查。還有我們要做一個CEA的檢查,這個CEA檢查叫癌胚抗原檢查。通過這些檢查,就能夠發現有沒有復發和轉移,這樣的話,就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
癌痛的問題,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們知道,很多癌癥病人往往并不害怕面對死亡,因為大家理解,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過程,他們害怕的是在非常痛苦中,非常絕望的情況下迎接死亡。我們作為醫生的,尤其是腫瘤專業的醫生,有這個責任和義務,來幫助大家解除這種痛苦。
現在,世界衛生組織已經非常明確的制定了對癌癥疼痛病人處理的辦法,把各類止痛藥分成三個階段,輕的時候有輕的止痛藥、重的有重的止痛藥。同時,要定時服用止痛藥,而不是出現疼痛以后再吃,往往是在疼痛癥狀以前要服用這個藥。也就是說按鐘點吃藥。
目前這種止痛藥很多。對于癌癥病人,假如發現疼痛的話,可以到醫院,找醫生幫助,用止痛藥來治療,嗎啡藥物對癌癥病人來講是不限制的。當然,癌癥疼痛還有很多是因為其他原因引起的,骨轉移,神經壓迫,都可以引起疼痛。根據不同疼痛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把病因解除,同樣可以治療疼痛。
癌癥疼痛的病人不要害怕,一些醫院目前在開展一個工作,就是把對癌癥病人的關懷和溫暖送到癌癥病人家里去。有些癌癥病人因為疼痛,起不了床,不能到醫院拿藥,可以派醫生送到家中服用。
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胃腸外科教授 顧晉
問干擾素有哪些類型和制劑?
乙肝抗病毒治療首選什么藥物?具體哪個廠家的療效最好?
廣西 周林
答:干擾素是人類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最初是在1957年研究流感病毒的干擾現象時發現的。當時以為是病毒間的一種干擾現象而得名。經過不斷研究,對干擾素的本質認識有了根本性改變。已知人類一些細胞受到病毒攻擊后產生的一種具有生物活性的糖蛋白。
人與動物都產生各自的干擾素,都具有種的特異性,根據干擾素抗原特性和分子結構分成不同型別,以α,β,γ分別表示。人白細胞干擾素(α),人成纖維細胞干擾素(β)及免疫淋巴細胞干擾素(γ)。以干擾素(IFN)α臨床應用最廣,抗病毒作用較好及副作用較少,優于后兩種。在特定的干擾素型別內,氨基酸組成有差異時,可分為不同的亞型,例如,人α1、α2型等20多個亞型,在同一亞型內又因氨基酸的差異而進一步細分。臨床用的主要是重組制劑,每型又分為不同的亞型,如α1b、α2a、α2b等。
不同的廠家產生出的干擾素常使用一些商品名,例如賽若金、運德素為IFNα-1b,干擾能、英特龍為IFNα-2b,羅擾素為IFNα-2a。
北京佑安醫院 楊露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