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黃昏,天有些悶熱,公路兩邊的草叢里,有無數蜻蜓在低飛。空氣里,活躍著暴雨欲來的氣息。沿著學校左近的一條公路遛彎,是我和妻每天晚飯后的習慣。所不同的是,今天的隊伍中多了幾個孩子。剛剛放了暑假,我們一出來,他們就蹦蹦跳跳地加入到散步的行列之中。
快走到翠縷橋的時候,一名鄉下漢子攔住了我們。他推著一輛自行車,看上去樣子很焦急。他問我們:“老哥,麻煩問個路,金苑小區怎么走?”說完,他遞上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金苑小區XX樓XX號”的字樣。我們這座城市雖然不大,但近些年雨后春筍般建起了許多小區,誰知道他問的這個小區在什么地方。我們面面相覷,搖了搖頭。
鄉下漢子是來城里投親戚的。他努力地為我們描述著親戚曾經說過的小區特征。最后。我們還是愛莫能助地搖了搖頭。西天,已經有雷聲隆隆響起。我們正要往回走,鄰居家的一個孩子站了出來,說:“伯伯,你說的這個地方,我有點印象,我領你去找找吧。”
我們回去之后不久,瓢潑大雨就鋪天蓋地地下了起來。差不多過了一個小時,雨才漸漸停息下來。鄰居的孩子回來的時候,已經成了落湯雞。孩子興奮地告訴我們,他幫著伯伯找到了金苑小區,也找到了他的親戚。
“你真的知道那個小區嗎?”我們問孩子。孩子笑了笑。說:“不知道。”“既然你也不知道,為什么還要冒著大雨去幫一個素昧平生的人呢?”
孩子沉默了一會兒,說:“因為總有一天,我也會去問路的……”
我的耳邊,一直回響著孩子說的這句話。是的,我們一生要走許許多多的路,山路,水路,長的路,短的路,有形的路,無形的路,艱難的路,曲折的路,總有一天,有一條路我們走不下去了,惶恐中,我們也會向一個或陌生或熟悉的人,說出自己的難處,然后期盼對方能夠急你所急,伸出手,幫一把。
不要去敷衍和搪塞陷入困境中的人,因為也許有一天,我們也會陷入同樣的困境。愛出者,才能愛返。只有今天肯為別人付出,明天,走在路上的我們,才會成為一個幸運而又幸福的問路人。
(責編/方堃)E-mail:fingkun212@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