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亞歷山大·西佐年科/著 李榮/譯
1953年2月2日,阿根廷駐蘇聯大使雷奧波利多·布拉沃得到通知,斯大林將在2月7日接見他。當時,許多外國大使都渴望見到斯大林,但斯大林生前最后幾年幾乎不接見外國大使。這可能是由年齡、健康狀況及尖銳的“冷戰”形勢等因素所決定的。布拉沃大使在1952年秋天遞交國書時就曾表達過這種愿望。不過,與其他同行一樣,他也不太相信會有這種可能。但愿望竟變成了現實。
布拉沃馬上把這一消息電告本國的外交部。當時的阿根廷外長雷莫里諾立即回電:“向斯大林先生轉達總統閣下的問候與祝愿,總統希望兩國在經濟領域保持更為緊密的聯系……避免就國際政治發表意見。”
2月7日17時,克里姆林宮電話通知阿根廷大使館,斯大林將在一個小時后接見大使。幾分鐘后,克里姆林宮又打來一個電話,暗示是單獨會見,布拉沃不得帶陪同。最后又有一個電話告訴布拉沃,蘇聯外長安德烈·維辛斯基也將出席會見。
17時50分,布拉沃的車已準時等在博羅維茨基大門旁。經過嚴格檢查,大使的車由4名蘇聯軍官乘坐的一輛車開道,駛向克里姆林宮。在部長會議大樓前,一名國家安全部門的上校等候在那里,他領著大使穿過一條走廊,這里每隔10多米就有一名全副武裝的警衛。17時56分,上校把大使領進一個大廳,穿過大廳后又經過了3個房間。這3個房間每個里面都有一名軍官,由他領著大使走到下個房間的入口。走到第四個房間,就看到斯大林站在房間的正中,維辛斯基站在他的身旁。
斯大林微笑著伸出手,示意布拉沃入座。賓主在一張不大的桌前坐下,斯大林旁邊坐著維辛斯基,對面是布拉沃和蘇聯的翻譯。斯大林當時很親切,情緒飽滿,安祥,顯得十分健康。
斯大林一直面帶微笑,詢問布拉沃大使對莫斯科的生活是否滿意。布拉沃在轉達了阿根廷總統胡安·庇隆的問候后,就即將簽署的協定把話題轉到了經濟方面,并說已向蘇聯駐阿根廷大使遞交了帶有阿根廷希望購買和出售的商品清單的備忘錄。斯大林打斷布拉沃的話,讓他列舉備忘錄中的個別商品。可以看出,斯大林對這一話題很感興趣,好像他是個中間人似的。斯大林說,他很關注蘇聯同所有其他友好國家之間貿易的發展。他表示,蘇聯會賣給阿根廷所有它所需要的商品。然后他又提到石油開采設備,說蘇聯的一些設備非常先進。看到布拉沃對這一話題感興趣,斯大林就問阿根廷是否開采石油。布拉沃回答說:“開采,但數量不夠。”斯大林又問:“是依靠阿根廷本國專家開采的嗎?”當聽說阿根廷開采石油的歷史已有25年以上時,斯大林感到很興奮,就談起石油的意義、石油開采和運輸方面的一些問題,并表示他認為蘇阿兩國在這一領域的合作有遠大的前景。談話從石油轉到了蘇阿關系,然后斯大林又談起體育,詢問了阿根廷的足球運動,他還提到他是格魯吉亞人,并認為高加索的氣候特點同阿根廷相似。
此后沒有任何過渡,斯大林突然談起庇隆總統剛去世沒多久的妻子——埃娃·庇隆。他問:“大使先生,你認為埃娃·庇隆享有崇高的聲譽原因何在?是因為她的個人品質,還是因為她是總統夫人?”布拉沃沒有料到斯大林會提出如此直率的問題,即使阿根廷人,就連庇隆主義者也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但布拉沃依據“兩個方面的原因都很重要”這一原則談了個人觀點。可以感覺出,斯大林對埃娃·庇隆在阿根廷政治生活中的作用非常清楚。后來的談話內容看來是最為主要的。斯大林問,庇隆將軍學說的核心是什么。布拉沃解釋說,這一核心建立在三個原則的基礎之上:經濟獨立、 政治主權和社會正義。斯大林打斷他的話說,在現實生活中后兩個原則取決于第一個原則。斯大林說:“我完全尊重阿根廷,但我認為,一個國家在反抗它所反對的勢力的斗爭中,僅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難大有作為的。我一天比一天相信,拉美國家所能走的惟一道路就是組成一個聯盟,防止資本主義國家施加壓力之心得逞。有了聯盟,拉美國家的壓力就會大大減輕。這種問題我們非常精通……”
嚴肅話題到此就結束了,斯大林又問起布拉沃對蘇聯的一些加盟共和國有何想法。布拉沃表示,他所能談的只是一些泛泛的看法,因為迄今他連莫斯科城都沒出過。斯大林馬上說:“外交家,尤其是您這樣年輕的外交家,應該了解自己工作所在的國家。”他還說,布拉沃有濃密的頭發和胡須,像格魯吉亞人,因此建議他去格魯吉亞。布拉沃回答說,外國人只能在以莫斯科為中心方圓40公里的范圍內走動。斯大林立即指示維辛斯基找到合適的方式讓阿根廷大使能去他想去的加盟共和國,包括格魯吉亞(1953年夏天,布拉沃還真做了一次這種旅行)。
也許是因為情緒特別好,斯大林又問布拉沃,阿根廷大使館在莫斯科郊外是否有別墅。布拉沃回答說,沒有。斯大林馬上讓維辛斯基把這一問題放在心上。沒多久,阿根廷大使在謝列布良內博爾就有了一幢別墅。
布拉沃與斯大林道別時已將近19時,這次接見大約持續了一個小時左右。布拉沃回到使館后,立即將這次接見的談話內容通報了本國的外交部。很難說,如果斯大林不是沒過一個月就逝世的話,這一談話會對蘇阿關系進一步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但是,盡管斯大林去世了,他同布拉沃的會晤還是產生了積極的效果:1953年2月以后,兩國的貿易談判有了顯著加強,并于1953年夏天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簽署了有關協定;兩國之間開始有大型代表團互訪;1955年蘇聯工業產品展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獲得了巨大成功;5年后,蘇聯為阿根廷提供1000萬美元的貸款用于購買蘇聯的石油開采設備,無疑,這也是克里姆林宮那次談話的余波。
(本文責任編輯: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