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挺忙,已很長時間沒回家了。這次回家也沒待上半天。吃過午飯,外面就響起“嘀嘀”的喇叭聲,單位的車來了。
時令已是深冬,兒子出門時不禁打了個寒戰(zhàn),忽然想起要給母親一點錢買件新棉衣。母親沒有接錢,她說兒子能回來一趟就抵得上幾百幾千。說著,說著,母親忽然說:“扣子!”
扣子?兒子瞧瞧母親的身上,沒看見什么,再低下頭看自己,才看見西裝胸前的紐扣掉了一個。母親眼花了,怎么就一下看到兒子的胸前掉了紐扣?
“你坐下。”母親搬過來一條凳子塞到兒子身后。
兒子沒坐,要脫下西裝。母親制止了他:“脫了會涼了身子,就穿在身上娘給你釘。”母親就去里屋尋了針線和紐扣。兒子說:“娘,快點,有車等呢!”母親有些歉意,說:“娘怕給你釘不了幾回扣子了。”
站著的兒子終于坐下了。母親仍站著,彎下腰,給坐著的兒子釘胸前的紐扣。兒子的心里忽然就像被溫水潤過——幾十年了,他第一次這樣近距離看母親。母親的臉側(cè)有密密的黑斑,頭發(fā)枯而花白。看著,看著,不知咋的,兒子眼圈紅了,眼淚落在母親的后頸。
喇叭再次響起的時候,兒子對司機說:“你走吧,今天我不走了!”
(摘自《讀者》2006年第14期)
[點評]
母親老眼昏花,可兒子掉了一顆小紐扣,卻看得如此分明;讓兒子坐下自己彎下腰釘紐扣,為的是不讓兒子脫下衣服受涼。——母親的關(guān)懷真是無微不至!一針針,一線線,縫上的僅是鈕扣嗎?不,還有母親的綿綿深情。
(江蘇吳江 汪兆龍 薦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