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印度雙邊關系發展順利。2005年溫家寶總理訪問印度時,兩國宣布建立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2005年3月,雙方完成了《中印全面經貿合作五年規劃》聯合研究,該規劃也成為中印經貿關系發展的指導性文件。2006年是中印友好年,也是中印交往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胡錦濤主席訪問印度期間發表的《聯合宣言》規劃了兩國今后各個領域發展合作的藍圖。
雙邊貿易增長勢頭強勁
近年來,兩國貿易發展較快,貿易額持續保持高速增長。中印雙邊貿易額由2000年的29.14億美元增長到2005年的187.03億美元,年均增長45%。2006年,雙邊貿易額達到249億美元,提前實現兩國領導人確定的目標。根據中方統計,2006年印度是中國第10大貿易伙伴。根據印方統計,2005~2006財年,中國已成為印度第2大貿易伙伴。
目前,中國對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是手持車載無線電話、抗菌素、煤、焦炭半焦炭、紡織機械及零件等;中國自印度主要進口商品是鐵礦砂及其精礦、鋼材、初級形狀的塑料、氧化鋁、鉆石等。
承包工程領域合作空間廣闊
近年來,印度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大量私營企業積極投資,計劃新建公路、橋梁、鐵路、港口和電站等一批基礎設施,工程承包市場巨大。印度聯合工商會研究表明,未來6年印度在基礎設施領域需要3800億美元投資。中國企業在上述領域具有一定優勢,經過多年開拓,中國企業在印度工程承包市場特別是現匯或業主融資項目取得重大進展。截至2006年底,中國在印度累計簽訂經濟技術合同額70.12億美元,完成營業額21.08億美元。尤其是近3年來,中國在印度承包工程市場發展勢頭良好。2004年至2006年,中國企業在印度新簽合同額達56.16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7.92億美元,其中2006年新簽合同額就高達32.98億美元。目前,印度已成為中國在海外承包工程重要市場之一。
投資合作方興未艾
兩國相互投資也開始起步。截至2006年底,經商務部批準或備案的中國在印度投資累計金額為1700萬美元。投資領域主要有電子、通信和輕工等。截至2006年底,印度在華非金融類投資項目256個,合同金額5.48億美元,實際投入1.72億美元。投資領域主要有:冶金、電器、醫藥、油墨和紡織品等。海爾、TCL、華為、中興等企業均在印度投資設立制造廠或研究所。印度塔塔咨詢公司、INFOSYS公司等IT企業在華也有投資。
雙邊商務人員往來頻繁
近年來,中印雙邊往來經貿團組日益頻繁,參加各種展覽和博覽會的人數持續增加,旅游觀光和商務往來人員增長迅速。根據中方出入境管理部門統計,2005年,中印間出入境人數達到36萬人次。2002年3月,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率先開通了由北京經上海飛新德里的航線。現在已從最初的一周兩班增加到一周五班。此外,2003年11月,印度航空公司(Air India)也開通了經泰國赴上海的航班。2006年10月,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也開通了北京一新德里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