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國中部六省之一,在中國實行中部崛起戰略中,河南的地位作用具有特殊意義。它的經濟貿易發展狀況因此受到人們的注意。
我們給讀者提供的不光是河南經貿發展的數據,更有河南經貿發展的理念和實干的路徑。
外貿,河南是這樣的
河南省這樣分析世界經濟:2006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為5.1%,2007年世界經濟仍將是一個比較高的增長年份,經濟增長率與2006年基本持平,預計增長4.9%左右。其中美國經濟預計將增長2.9%,日本經濟有望繼續保持2.1%的增速。商務部《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06年秋季)預測,2006年以來,盡管受到油價高漲和主要經濟體利率上揚的影響,全球經濟依然保持了強勁增長態勢,預計全年增長5%以上。受房地產市場降溫影響,美國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全年增長率仍然有望達到3.4%;在德、法等主要國家的帶動下,歐元區投資和消費快速增長,上半年經濟增長3.4%,全年有望增長214%;日本經濟穩步復蘇,全年將增長2.7%。由于經濟持續增長和商場需求旺盛的帶動,全年世界貿易增長幅度也將高于上年,預計可達到8%。與此同時,跨國投資繼續回升。從2004年開始,全球跨國直接投資出現反彈,當年流入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比上年強勁上升40%。2007年,隨著跨國公司盈利能力的逐漸提高,出于擴展新市場和降低成本的需要,跨國并購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在世界經濟和跨國投資持續增長的帶動下,2007年世界貿易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世界貿易量將增長7.5%。這些都為河南省擴大出口提供了良好的國際市場需求空間。
x
同時,河南省對中國經濟的分析是:從全國情況來看,“十五”期間,中國經濟年均增速達到8.8%左右,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特別是2003年全國經濟增長速度一舉躍上9%后,一直沿著經濟增長周期的上升軌道穩健前行。與此同時,2000-2005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從4743億美元增加到1.42萬億美元,總額已躍居世界第3位,其中出口7619.5億美元。預計2006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在9%左右,國民經濟總體上仍將呈現增長快、運行穩、質量高的發展格局,“十一五”實現良好開局已成定局。預計全年全國進出口總額將超過1.7萬億美元,增長20%以上,其中出口9600億美元左右,進口8100億美元左右。
2006年,河南全年進出口完成104.8億美元,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其中出口67億美元,增長31.5%,進口37.8億美元。新增進出口經營權企業4430家,總數達到1.45萬家,繼續保持全國第六位、中西部地區首位。經濟增長仍將繼續保持高于全國平均增速的良好態勢。自2001年以來,河南省GDP增幅一直略高于全國GDP平均增幅,分別達到9.1%、9.5%、10.3%、13.7%和14.2%。“十五”期間,河南省經濟總量連續跨越6000億元、7000億元、8000億元和10000億元大關,按可比價格計算,五年平均增長11.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2005年,河南省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587.42億元人民幣,成為全國第5個經濟總量超萬億元人民幣的省份,居中西部省份之首。河南省經濟總量的大幅增加和外貿進出口的快速增長,都為2007年繼續擴大出口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保障。
河南關于經濟外貿發展的認識是: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持跨越式發展指導思想,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不斷拉高標桿,以發揮消費、投資、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為切入點,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使商務工作融于全局,服務全局,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的發展,對全省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日益明顯,貢獻度不斷提高。據初步測算,2006年消費、引進境外省外資金、出口三項合計拉動GDP增長8.76個百分點,對全省GDP增長的貢獻度達到62.1%。其中吸引境外省外資金折合1150億元人民幣,占全社會固定投資總額的比重為19.4%,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帶動城鎮新增就業人員27萬人,占全省新增就業人員的1/5。全省共組織涉外稅收73.6億元人民幣,增長53.8%。對外貿易增長促使鄭州海關關稅和進出口環節稅入庫達到17.5億元人民幣,增長98%。
省商務廳長李清樹在總結一些省份經濟發展規律后發現,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進出口達到一定規模以后,在整體宏觀經濟條件趨好的情況下,商務工作將會進入一個加速發展的階段。以對外貿易為例,浙江、山東、福建等省1997年進出口突破100億美元,2006年分別達到1392億美元、952億美元和627億美元。天津市2002年進出口突破100億美元,2004年突破200億美元,2006年達到645億美元,4年翻了兩番多。河南省2004年進出口50億美元,2006年突破100億美元。前50個億用了20多年,從50億到100億只用了2年,估計從100億到200億,3年左右的時間就夠了。外資、外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各項指標也是如此,當“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只要抓住機遇,措施得力,應對得當,規模上來也很快。
利用外資,河南是這樣的
利用境外、省外資金已成為河南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2006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497家,合同利用外資33.7億美元,增長43.1%;實際利用外資18.5億美元,增長50.1%;累計實際利用外資突破100億美元大關。“十五”期間,河南省累計批準外商投資企業1788家,合同利用外資82.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9.0億美元,分別占改革開放以來全省累計合同和實際利用外資的46.7%和45.2%。
與此同時,近年來河南省利用省外資金也成效顯著。2003年和2004年,河南省利用省外資金分別達到300億元人民幣和370億元人民幣,2005年全省簽訂省外合作項目3945個,合同利用省外資金1667.16億元人民幣,實際到位資金503.5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22%。2006年引進省外項目4415個,合同金額3413.8億元人民幣,實際到位資金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增長99.4%。全省三年來共利用省外資金在1 000億元人民幣以上。
河南省對利用境內外資金存在的差距和問題有著清醒的認識。雖然目前全省利用境內外資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同全國發達省份相比,同中部其他省份比較,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以利用境外資金為例,2005年,河南省合同利用外資為23.5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2.30億美元,相對于本省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水平,但橫向比較,實際利用外資僅占全國利用外資總量的2%,僅為廣東省的9.7%,浙江省的15.9%,山東省的11.17%,在中部六省中也相對落后于湖南、江西和湖北三省。從利用外資在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看,全國平均占5.58%,廣東省占14.9%,浙江省占9.5%,山東省占8.56%,而河南省僅占2.3%。利用外資的規模、水平還很低,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還沒有完全發揮。
河南對利用境內外資金的認識是:大力利用境內外資金是保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現實選擇;是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區域競爭形勢的需要;是適應河南經濟發展新階段的需要;更是實現中原崛起、全面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需要。他們得出的最終結論是:
當前,招商引資的競爭已經演化成環境的競爭。在同樣的政策條件下,誰能更大規模地吸引國內外資本,關鍵看誰的綜合環境好。環境競爭力已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競爭力的主要標志和體現,抓投資環境,就是抓機遇,就是抓發展,就是抓競爭力,就是抓生產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首先是要堅持誠信,堅持互利共贏。其次是要進一步轉變作風、職能和管理理念,把單純的管理轉變為管理加服務,做到在管理中服務,在服務中管理,寓管理于服務之中,窗口前移,觸角延伸,注重細節,努力為投資者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細致、科學規范的服務。盡快在全省全面推開外商投資項目免費代理制,盡快出臺新的投資便利化措施,切實把服務貫穿于國內外客商來豫商務洽談、投資考察、項目建設、企業經營的全過程中。在服務對象上,尤其是要把河南現有的外商投資企業服務好,鼓勵他們以老引新,以老帶新,達到利用外資項目辦好一個,引來一串,帶動一片的循環聯動效應。
對外開放,河南是這樣的
“開放帶動”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的強大引擎。河南省省委書記徐光春在前不久的省委外事工作會議上強調:“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的空間取決于開放的程度,發展的速度取決于開放的進度,發展的水平取決于開放的深度。”
在思想認識上實現突破
在提高認識上解放思想。要進一步提高對發展開放型經濟重大意義的認識,樹立“開放度有多大,發展空間就有多大”的理念,要充分認識到實施開放帶動主戰略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強化開放意識、競爭意識、機遇意識和跨越式發展意識,把對外開放工作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思維方式和行政觀念上解放思想。在各項改革和工作發展上,尤其是在擴大對外開放工作上,不能被動地等政策、等“說法”,要樹立超前服務意識,敢于創新,善于創新。要徹底轉變行政理念,從管理向服務轉變,把權力觀念轉變為服務意識。
在運用政策上解放思想。要千方百計地用足用好國家的各項扶持政策,采取靈活方式,積極擴大政策的適用范圍。以“三個有利于”為標準,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為主題,以更大的氣魄、更有效的措施和更扎實的工作,實現河南省開放型經濟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在實際行動上解放思想。解放思想要有針對性,要解決實際問題,不能只成為口號和對別人、對其他單位提出的要求,不能流于形式。堅持從實際工作做起,把解放思想體現在實際行動上,體現在每一件事的處理上,敢闖、敢試、敢為人先。要堅持從各級領導干部做起,敢于以“不換思想就換人”的魄力推動思想的解放和各項工作的開展。
在推進多領域對外開放上實現突破
進一步擴大農業、旅游、物流、金融、科技、文化、教育、衛生等領域的對外開放,盡快實現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的突破。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進一步擴大農業對外開放,鼓勵外商投資改造傳統農業,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扶持培育壯大一批生產經營規模大、產品檔次高、出口能力強的骨干企業;鼓勵外資和民間資本通過并購、合資等形式參與旅游景區的建設和旅游企業的改制改組,加快旅游企業與國際接軌進程,推動旅游業向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提升旅游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積極引導國外、省外大型或有實力的物流企業進入河南省物流市場,加快實現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的轉變,把河南省建成中西部地區現代物流基地,進一步擴大金融開放,鼓勵商業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金融企業對外合資合作,積極吸引外資金融機構落戶河南;加大文化產業對外開放力度,進一步整合優勢文化資源,創新河南文化品牌,支持河南省更多的文化特色產品進入國內國際市場;進一步加強對外科技交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各類優秀人才,支持高校、科研單位、企業與國外合辦研發機構和參與國際重大科研項目研究。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鼓勵開展合作辦學,提高河南省教育國際合作水平;加強全省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對外交流與合作,提高衛生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