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二○○七年第三期李零先生在《孔子符號學索隱》一文中說:“那個年代,好端端一雙塑料涼鞋,能從鞋底讀出‘介石過海’。”這引我想起一件往事。那是一九六四年的年末,我還在大學讀書,班級上訂閱的《中國青年》雜志第二十四期送到,這期雜志的封底選刊了一幅油畫作品《你追我趕》,作者李澤浩是沈陽魯迅美術學院的一名學生。作品畫著一群青年男女,意氣風發,挑著河泥穿梭在蘆葦間。就是這幅普普通通的作品卻引出了驚天動地的新聞。忽然有一天傳出消息說這幅畫有嚴重的政治問題。據說有人在這幅畫里散亂紛披的蘆葦中,看到了“介石萬歲”的反動標語,還在遠處的背景中發現“三面紅旗倒了一面”等等。總而言之,這是一株隱藏了眾多邪惡隱喻的“大毒草”。為此大家圍著這期《中國青年》左看右看,正看倒看,議論紛紛,像破案一樣,妄圖再有什么新的重大發現。過了一段時間后,在同一雜志上又看到了李澤浩的新作發表,才知道,原先對那幅畫的種種索隱,都是無中生有的猜測。
若干年前,看到了遼寧美術出版社為畫家李澤浩出版的《李澤浩油畫集》,收入畫集的第一幅作品就是那件有名的《你追我趕》。這幅畫有名的原因,宋惠民在畫冊“前言”中加以了說明:“著名油畫家和美術教育家李澤浩先生的名字早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就已名揚全國了,因為他創作的油畫《你追我趕》,在全國范圍內曾被追查。”如此看來作者及這幅《你追我趕》的作品,在“文化大革命”中第二次遭到了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