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超大學畢業(yè)后被分配到某機關(guān)工作。閑來無事,他喜歡舞文弄墨,也偶爾寫些散文、詩歌在報刊上發(fā)表。局長也算慧眼識才,將劉大超調(diào)到了秘書科,除了為局長起草報告之外,還負責局里的對外宣傳工作。劉大超懂得知恩圖報,心想局長如此看重自己,一定要好好工作,決不辜負局長的厚愛。因此,他一有空閑,就深入科室挖掘新聞素材,再經(jīng)過一番文字加工,稿件就經(jīng)常見諸報端,局長也經(jīng)常是報上有名,電視上有影。時間一長,劉大超成了局里的“一支筆”。局長也經(jīng)常在大會上點名表揚他,夸他為全局樹立了形象、擴大了影響,功不可沒。
很快,秘書科科長老李就要退休了,秘書科除了劉大超外,還有一個小張,平時只負責接接電話、端茶送水。大家都說科長的位置非劉大超莫屬。局長也多次拍著劉大超的肩膀說:“小伙子,好好干,我是不會虧待你的!”說得劉大超心里美滋滋的。
從那以后,劉大超的干勁更足了。這天,他又“鼓搗”了一篇新聞,寫的是局長清正廉潔的事跡。搞了多年的新聞宣傳,劉大超已經(jīng)總結(jié)出一條經(jīng)驗:只要是歌功頌德的文章,即使是虛構(gòu)的,局長也不會不高興。因此,他極盡想象之能事,虛構(gòu)了幾個局長清正廉潔的事例,然后寄給了報社。稿子很快就在市報上登出來了,而且還是頭版頭條。劉大超高興極了,心想:“如果局長看到這篇文章,心里一定會樂開花。這樣,我的科長位置就十拿九穩(wěn)了!”
一個月之后,老李從科長的位置上退了下來,接替他的卻是小張,而劉大超卻被平調(diào)到了偏僻的分局。局長找他談話的時候,說是為了讓優(yōu)秀的年輕人到最艱苦的崗位多接受鍛煉。劉大超心里明白,這是把他貶到基層去了。這樣的結(jié)果讓劉大超始料未及,怎么也想不明白。最后,還是老李悄悄地為他指點迷津:“壞就壞在你這支筆上。你把局長寫得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以后誰還敢往局長家送禮呀?這不是壞他好事嗎?他自然對你懷恨在心啦……”
劉大超恍然大悟,悔得腸子都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