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企業在傳媒市場上,為了應對媒體激烈競爭的不利局面,各媒體之間的相互競爭為對出版物內容塑造與傳播的聯合經營,就應該選擇包括網絡運營商,移動運營商,影視劇制作機構,以及廣電播出機構等在內的有影響力的媒體來合作實施跨媒體經營。
而所謂出版業的跨媒體運營,就是指將出版物的內容,通過授權給其他媒體進行跨媒介包裝和改編,憑借不同的媒體資源加以開發,形成對同一出版物內容的不同媒介的表現形式,再利用其相應的媒介載體加以復制,并通過各自的媒介渠道向公眾傳播。
出版企業與網絡運營商的合作,主要是將圖書、報紙、期刊以數字化的形態再進行網絡出版,或者利用網站的各種信息交流方式,對未出版的內容進行前期的展示和宣傳,以及對已出版的內容進行后期的數據庫的整理。目前國內外主要的報紙期刊都擁有自己的網絡服務運營體系,形成了對紙媒介與網絡媒介的互動同步經營。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紛紛建立了自己的讀書頻道,對新近出版的圖書進行章節選登,而“超星電子圖書”則形成了規模龐大的圖書收藏、分類、在線閱讀和客戶端下載的網絡出版服務。同時各種形式的電子圖書也突破紙媒介以文字和圖片對圖書內容進行表達的藩籬,形成了數字化閱讀的文字、圖片、聲音和視頻的融合。
出版企業與移動運營商的合作,主要是指將紙質媒介的內容,以手機為操作平臺和運行界面,進行對出版物內容的宣傳,閱讀和數據庫整理。它與網絡出版的最大區別在于其傳媒終端是可隨身攜帶的,移動性能強的手機。自2004年,《中國婦女報》推出第一份“手機報”《中國婦女報·彩信》以來,“手機報”開始在全國掀起了一場手機浪潮。杭州日報報業集團、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參考消息》等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手機報。而中國首部手機短信連載小說《城外》已經面市,被分割為60章節,每章節70個字,發送給手機訂戶。
出版企業與影視劇制作機構的合作,主要是出版物與影視劇的相互改編所帶來的傳播聯動效應。與強勢媒體影視形成互動,借助其影響力為圖書的后期宣傳做鋪墊,這是出版社近來非常盛行的一種做法。 《指環王》、《哈利·波特》、《世界大戰》和《斷臂山》的巨大成功,都是文學與電影的完美結合。《二月河文集》的暢銷與以其為藍本創作的電視劇《雍正王朝》、《康熙大帝》的熱播不無關系。而2003年世界知識出版社已出版了小說《暗算》,但在2006電視劇《暗算》播出后,才帶動了小說《暗算》的全面熱銷。目前,在國內的大型書店,都有專門的影視劇本或影視劇小說的柜臺銷售專區,而在2005年底,哈珀柯林斯和蘭登書屋分別新成立了一個影視部,與影業公司和電視臺的合作已經開始全面啟動,這都充分說明出版物與影視劇合作的廣闊市場前景。
出版企業與電視臺、廣播臺的合作,一方面是出版企業可以通過電祝、廣播專題節目的形式為出版物造勢,如中央臺的《對話》欄目,專門召集商業界有關人士,以《誰動了我的奶酪》做了一期談話節目,結果成就了此書在全國的暢銷。另一方面,出版企業也可以根據電視,廣播的節目內容,整理出書,如“百家講壇系列”圖書的熱銷。此外出版社可以憑借其豐富的內容資源,為電視臺、廣播臺提供強大的知識信息支持,成為其節目制作的內容提供商,特別是隨著中國小汽車銷量的擴大,以小汽車使用者為對象的出版商與廣播臺的合作,市場前景廣闊。
出版企業之所以要將出版物內容拓展到其他媒介,究其原因,在于各種媒介在對內容的表現上各有千秋。簡單而言,圖書等紙媒介對內容的論述最為系統,全面和深刻。而廣電媒介則強在對內容的形象化的表達,在藝術表現上更有穿透力和震撼力。至于網絡、手機等新媒體的優勢則是它既擁有自己獨特的如博客、BBS、視頻等新型的信息內容的表現形式,又讓受眾不再被動地接受信息,而可以自主發布信息,進行互動交流。同時它還是一個媒介平臺,可以對傳統媒介進行數字化的融合,將其對內容的不同的藝術表現方式,完全搬遷到自己的互動平臺之上,形成以電腦和手機為傳播終端的網絡媒介運營和移動媒介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