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衛留成的名字因央視年度經濟人物評選而為公眾所熟知;2003年,衛留成由中海油CEO轉任海南省代省長,次年全票當選省長,又一次吸引世人的目光;2006年12月,衛留成就任海南省委書記。這位當年成功領導中海油這艘大船開進資本市場的農家子弟,作為“一方諸侯”成功把舵“海南號”穩健行進在經濟的汪洋大海之中……
“他是全校1962年考上泌陽縣高中的僅有的5個人之一?!?/p>
1946年8月,衛留成出生于河南上蔡農村,后由于家庭變故,1949年,迫于生計的母親懷著身孕帶著衛留成和姐姐離開了家,投奔姥姥,來到河南省泌陽縣羊冊鎮古城村落戶。后來母親與人稱“一把刀子”(理發手藝好)的該村一位王姓的剃頭匠結婚。
衛留成在古城的新家也很窮。父親挑一個剃頭挑子,在街上給人理發,一次收5分錢,一天也掙不了多少錢。而父親喜歡喝酒,有時一天掙的錢還不夠喝酒。因此,家里經濟依然困難。因為是外來戶,他還常常受其他孩子的欺負。
1960年在陽臺上初中時,離家有4公里,衛留成住在學校,周末不回家,堅持在校學習補課。父親和姐姐輪換給他送紅薯、地瓜干,但其間由于糧食的匱乏,他曾多次被餓暈。“他初中高中都是學生會主席,我不如他。”同學孫富生談到衛留成早年的艱辛與發奮時說,“他把人家抽剩的香煙盒拆開積攢成一迭后用針線縫上,當筆記本用。當時正趕上三年困難時期,他吃的是紅薯粉煮的稀飯,兩個班90多名學生,因饑餓只剩10多人堅持學習,其中就有他。后來,他是全校1962年考上泌陽縣高中的僅有的5個人之一?!?/p>
那時,縣城離古城村35公 里,長途汽車票是六毛五分錢,相當于學校一周的菜錢。因此,汽車無論如何是坐不起的。衛留成每月僅回一次家。由于是農村戶口,沒有商品糧供應,他常常要挑幾十斤的糧食回校,一大早走直到天快黑才到。在遙遠艱辛的路途中,他渴盼能夠搭上沿途順路的馬車歇歇腳,但是即使“喊了趕車的一籮筐大伯,人家都不一定捎帶你”。姐姐去縣城給他送吃的也是靠雙腿長途跋涉。一次,姐姐帶著一袋地瓜干搭汽車給他送去,半道卻被司機趕下車,最后姐姐一路哭著走到縣城。
如今,他很少愿意回憶過往,“因為平淡,同時代的人的命運大抵如此”,還因為“往事蘊涵著太多傷心”至今揮之不去?,F在查閱所有關于他的個人資料,最多的描述不過是“父親砍柴供其上學”的寥寥情節。因為在衛留成自己的童年記憶中,一直被饑餓所折磨,小時候家里和河南窮苦老百姓一樣,吃樹葉子,最大美味的就是“人造肉”——大白菜根上的疙瘩,煮煮泡泡,就叫“人造肉”。
1960年因生計困窘,他被迫輟學半年。
40年后,當衛留成以省長的身份第一次走入海南中部貧窮的農村時,看到茅檐低小的村莊,看到失學的孩子,流下了辛酸的眼淚。
一個臺階都沒少過
1965年,作為“文革”前的最后一批高考生,19歲的衛留成考取了北京石油學院。從此與石油結緣近四十年。
但這并不是他的第一選擇。父母最希望他報考醫學院,因為農村看病太難。早年沒有遵從父母意愿的衛留成,在主政海南之后,幾乎第一時間就將改善農村醫療條件列入了施政目錄。
“當時最大的夢想是當工程師,因為很神圣。”高考的第一志愿是學校校長幫他定的,報的是哈爾濱軍工學院,后來才知道那地方根本不是一般人能進得了的。
北京石油學院僅是備選的第三志愿,卻意外地成了他最后的歸宿。
1970年,大學畢業后,衛留成被分配至長慶油田,從事勘探測井工作。實習期第一個月工資36.5元,他大部分寄給了鄉下的母親。
“轉正以后工資大概是46元,那時候算高的,后來漲到56元錢,地方的公社書記干了好多年也不過如此?!边@種成就感,甚至在多年以后當中海油為他開出高額年薪時,也無法企及。
衛留成在石油戰線摸爬滾打時,適逢國家石油戰略如火如荼的時代,在長慶油田,他一呆12年,入黨,當過技術員、小隊長、隊長、副科長、科長、副處長,在南海油田又是12年,處長、副局長、局長,一個臺階都沒少過。
最難忘的還是野外勘探的經歷。工人把井打完了,打了2000米、3000米深,衛和同事們就帶著電子儀器下井勘測哪有油哪沒有油,沒日沒夜地干。
他饒有興致地提及當年的“團長”職務,“冬天特冷,路也特別不好,車況很差,開著開著車拋錨了,沒有吃喝也沒油,就團在那里,人跑幾十里路去打電話,是為‘團長’?!?/p>
平淡的工作履歷在1982年迎來轉機。當年的石油部根據國務院的指示,對整個海洋石油勘探實行對外開放,國務院決定組建海洋石油對外合作隊伍,12個對外合作委員會,每個委員會32個人。
這些最早投身石油對外業務的精英大部分從全國各地油田抽調,衛留成幸運地成為100多位入選者之一。
從商界到官場,首推執政文化
1982年衛留成進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一路走來,1999年11月起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兼黨組書記,1999年9月任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2003年10月,衛留成當選海南省委副書記、副省長、代省長。2004年2月當選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長。這是海南島建省以來的第五任省長。2006年12月,衛留成又出任海南省委書記。談到自己這幾年的從政感受時,他說:“從1970年到2003年,我在企業做了33年,從一個公司老總到一個地方官員,跨度是很大的,但是我適應得非???。我感覺政府本身也有一個執政經驗問題,特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資源、資產,包括行政資源和一些經濟資源,都跟一個大型企業的運轉規律、模式有很多相同之處?!?/p>
新官上任,立足未穩,他卻自曝家底,清理歷史舊賬,他因而被稱為“官場新丁”。他力主官員問責和獎懲,甚至把“執行力”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但在官場積習面前,他的步履也在放慢,脾氣變得“溫和”……
對于提高效率,衛留成有切膚之痛——新官上任第一個月,他親自作出的57個批件,只落實了2件,其他的要么不知下落,要么“正在辦理”。
如何醫治官場這一“通病”?他的做法卻出人意料:2004年春節,他給下屬廳局領導每人送了一本《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本書講述的是一位美軍中尉羅文受總統所托,歷經磨難,終于把信送給古巴義軍將領加西亞的故事。這本閃耀著執行者智慧和勇氣的書,竟引得島內該書一度脫銷,有書店干脆打出了“省長推薦”的廣告語。
2004年2月,在海南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期間,衛留成又一次向海南人大代表薦書:“有一本歐美很有影響的有關執行文化的專著《改革政府》,這本書闡述如何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地工作,反映了一種精神。向大家推薦推薦?!?執行文化在這次政府報告中占了獨立一章節,衛留成作為報告人可見其用心和重視?!白鳛槠髽I,決策不落實執行,就沒有效益,沒有飯吃。政府工作不落實,會引發諸多社會矛盾?!毙l留成揮起手堅決地說:“我們不能等人家上訪了才給辦,該辦的事就要立即辦。”
2005年1月,一份《行政首長問責制暫行規定》正式施行,措辭嚴厲,寫明省長有權對基層政府首長的不作為和瀆職等行為啟動調查和處理程序,輕則通報批評、記過,重則勒令辭職,建議免職。
現在,海南的執行效率大為提高。衛留成的苦口婆心正在緩緩地融化著多年的堅冰。
發展經濟是他的特長
衛留成在做省長時,在經濟發展方面,就顯出了“長袖善舞”的本領。
2004年11月,闊別9年后,海南首次在香港舉辦招商會。久未在公眾場合露面的李嘉誠,出席并宴請衛留成,席間談笑風生。一個星期后,他的私人代表飛抵海南考察,洽談項目合作。
“他是一個資本運作的謀略高手。”海南省水務局長王揚俊對此尤有感觸。東方市大廣霸水利工程,身系海南西部近100萬畝干旱農田的灌溉之需,1995年一期完工后,二期工程足足喊了8年,因為沒錢一直干不了。慣于資本運作的省長想了一招,把大壩的一期31%股權出售給國家電力,以此獲取3.1億元啟動資金。國電對此項交易眼饞耳熱,但省長卻按兵不動,以致經辦的官員都急得跺腳了,此后,國電答應加價,衛留成才松了手?!坝辛?億,又爭取到國家支持5億,省里一分現金沒掏就啟動了項目?!蓖蹙珠L說。
與中海油洽談洋浦電廠的股權買賣,更是驚心動魄。談判還沒進行,已經有人擔心省長的出身會不會影響其偏向。
當中海油給出2.4億時,省長卻不表態,不吱聲,不松口。中海油反而摸不清對方的底牌了:3.4億,4.2億?對方兩次提高報價后,衛留成只說了一句話——“低于6億免談”。半年的僵持后,成交價鎖定在5.8億元。
談及這些,衛怡然自得:“討價還價是我的強項,況且我知己知彼?!币惨驗榇耸?,衛留成至今在中海油還背著個“不念舊情”的評價。
正是在這些類似的談判場合,衛留成熟稔地于企業家與省長的角色之間找到了契合之處——懂企業,了解市場,看準形勢——無論身為國企掌舵人,還是政府執政者,皆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必備的素質。
官越大親戚就越多,省委書記亮“家底”防腐
衛留成曾調侃:“咱算啥?咱是亂葬崗上的山藥,人參不是人參、樹根不是樹根。”貧苦的鄉村少年成長為海南省省委書記,不變的是草根情懷和平民意識。
這個“草根”出身的地方高官,為了提高公務員的拒腐防變意識,2006年12月,在海南省經濟工作會議上,向與會人員詳細談了自己的家屬情況。衛留成說,自己親戚極少,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其子女都有工作。他岳母現在在他身邊,他的兩個孩子一個在香港,一個在深圳,都已工作好幾年了。
到海南3年多,衛留成沒有提出一個新口號,也沒有搞一套新的主張,有人建議他當書記了應該要提一些新東西,但衛留成表示,其精力不在標新立異提新口號,不擺花架子,他沒什么新東西要提,只想強調要努力構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經濟結構和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突出經濟特區的“特”字,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從企業家到省長,再到省委書記,衛留成在完成自己身份的艱難蛻變之后,也面臨著海南的定位轉變。海南人必須從“中國最大經濟特區”的夢中醒來。衛留成的發展思路是,海南不要企圖做經濟強省,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來!
(編輯/楊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