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以為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是冬季。聽呼嘯的北風吹過,看漫天的雪花飄落,裸露在外的肌膚紅紅的冰冰的,有時甚至沒了感覺,木木的。人們在厚重外衣的包裹下成了企鵝,憨態可掬,溫暖親切。伴著鄭州的第一場雪我們來到了羲皇故里淮陽。
透過車窗,我新奇地打量著這個歷史悠久的縣城,古色古香的商鋪、林木圍繞的環城湖,就連街道兩旁的路燈都是整齊紅燈籠,祥和、喜慶。約二三十公里的道路上,計劃生育的標語隨著燈籠隨意地飄舞。大約下午兩點多進入淮陽縣城,這時的天氣逐漸放晴,沒有了鄭州飄雪的寒冷。
貼心關懷無處不在
在淮陽我們先去了位于該縣南部的新站鎮。走進鎮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大院,“已婚育齡婦女洗浴中心”的牌子異常醒目。據淮陽縣計生協會何素玲副會長介紹:“這里的已婚婦女每年享受6次康檢,而且還可以免費在洗浴中心洗澡。”我們去的時候是下午,負責人介紹“已婚育齡婦女洗浴中心”的內部正準備重新裝修暖氣,更好地為育齡婦女服務。在城市里我們習慣了每天洗澡。可是在鎮里能專門為育齡婦女建洗浴中心,這些細微之處的工作就很好地體現了“五關懷”的人性化。在路上,我們邊走邊聊,談到農村致富的話題時,何素玲會心地一笑。她說在這里建立了生育關懷基金,目的就是幫扶14周歲以上60周歲以下計劃生育家庭脫貧致富。而且還對沒有考上學的計生戶子女免費送往職業技術學校學習一技之長,畢業后協會聯系推薦就業。對沒有資金創業的計生戶,鎮里農村信用社提供1萬元貸款。
很快,我們來到了新站鎮“陽光超市”,只見整齊的貨架,齊全的生活物品放在上面。該鎮對符合條件的計生家庭發放“愛心卡”,計生貧困家庭每月持卡可免費領取相應的生活必需品。
看著,聽著,我們從內心深處由衷地感受到基層計生協會人員的工作熱情。有一句話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句話用在千千萬萬的計生工作人員身上也很貼切。黃菜園行政村費培賢醫生為計生戶的免費出診,基層協會會長致富后免費傳授種菜技術,協會志愿者們為孤寡老人義務洗衣、洗頭等等,無不一一體現了協會的作用——“有困難,找協會”。在淮陽,這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是一種行動。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協會為他們做了哪些事情他們心里很清楚,“溫馨夕陽園”里的老人們,在我們走進大門的那一刻,高興得眼睛都瞇成了縫,滿臉的皺紋笑成了一朵朵菊花。看書的、看電視的、下棋的、曬太陽的老人們一雙雙粗糙的手親切地拉著我們,嘴里不停地念叨著協會的好,讓他們老有所養,解決了后顧之憂。當問到在這里住的好不好時,一位老大爺趕緊說:“可好哩。協會的人對我們可好了,我們這些孤寡老人也沒啥用處,協會的人不圖錢不求名對待我們呀……”
創新服務見證真情
當天下午5時許,我們來到了為獨生子女減免學費的劉鎮屯鄉朝陽幼兒園。據方萬志院長介紹,這里有176名獨生子女享受到優惠政策,為20名獨生子女減免了學費。
這所幼兒園是寄宿制,我們到達時正是他們開飯的時間,一片歡鬧聲中幾百名小朋友整齊地排著隊有序地盛著飯,對著我們這群陌生人燦爛地笑著。在談到五關懷的最后一項 “關懷基層計劃生育工作者和協會會員”時,周口市計生協秘書長李新煥給我們全面介紹了淮陽為基層計劃生育工作者和協會會員購買“人身保險”的情況及基層計劃生育工作者工資的落實情況,及時解決了他們工作、生活和發展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這時,我們深深感受到淮陽“生育關懷行動”的特色、創新以及實實在在的服務措施:“對失去子女、經濟條件尚可的家庭,以精神撫慰為主,輔之以生活關照;對因子女死亡、傷殘致貧而又有勞動力的家庭,以各種形式的生產就業扶助為主,輔之以健康服務;對失去勞動力的家庭,以生活扶助,敬老服務為主;對貧困獨女戶女孩,以資金助學為主;對基層生活困難的計生專干以經濟補助為主,輔以精神慰籍等。”
俗話說積善有余慶,瑞雪兆豐年。飄飄灑灑的大雪為我們這次的淮陽之行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那祥和、那喜慶、那驕人的成績無不讓人看到美好的前景——五項關懷譜新曲,羲皇故里展新顏!(張俊清、李中勇、王懷生等對此文亦有貢獻。)
(編輯/楊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