艷遇只是一種狀態一種感覺,而并非什么實在的可觸摸的東西,因為很多時候,艷遇對男人來說就是“獵艷”,而對女人來說是不是就是“外遇”?如果是的話,那么艷遇對男人來說就是一次炫耀,而對女人和另一個男人則意味著不幸。
艷遇
如果要考證一下,中國古代的竹枝詞中即有“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的句子,以前被當作一語雙關的最佳教材,今天看來卻仍有一層艷遇的含義,此艷非浩然之艷陽天,也非竇唯之艷陽天。艷遇跟獵艷不同,前者是可遇而不可求;后者則是逐蜂追蝶之輩,不可同日而語。艷遇如果是一見鐘情狀態,應基本屬于浪漫主義的范疇,如果有行動有結果,那就成后現代了。艷遇者的心理可能會蒙上一點點“有賊心沒賊膽”的陰影,也常常受“心動不如行動”的挑撥和鼓勵。它基本歸屬于男人情結,說多了有肉麻之感,但肉麻跟浪漫僅隔如絲襪般的距離,實在難以界分。從民間口語上說,艷遇并非貶義。如果你錯過了艷遇,那反而是無能的表現。說一個男人無能,那就比死還難過。特別是機遇沒有抓住的男人,那很可能會讓他真正滑入墮落的深淵。
火車
工業革命所產生的這個龐然大物,以那種噴氣吐聲咔嚓咔嚓之勢,為這一百年的艷遇史提供了絕佳場地。不同的時間和地點,相同的場景,窗外的風風雨雨,對或臥或坐的旅客有著一種莫名的誘惑。此時的道具或是一本書,或是一副牌,或是一只蘋果一罐可樂,或者就是滔滔不絕的神侃。傾聽者可以稍稍離座,去廁所(不得不用這個詞)補個妝,以決定在分手時留不留聯系電話。與汽車相比,火車顯出了速度并提供了適宜的場所;飛機的速度當然更快,但欲速則不達,懸空感太強,往往無心戀戰,且一般的女大學生還坐不起飛機,特別是前不久一律不打折之后。輪船當然更好,如果又在三等艙以上,憑欄眺望,讓風吹起姑娘的長發,你可以有很多種話語和動作(手勢)表達你內心的想法。但是有了一個《坦泰尼克號》,后面的都屬模仿之列。不如火車,當擁擠著走出月臺后,你會覺得又一個起點開始了。
書
從嚴格意義上說,書跟妓女頗有相似之處,它可以供任何人閱讀和撫摸,可以用各種姿勢隨意地讀,并且從一只手傳遞到另一只手。書非借不能讀跟妻不如妾是一個道理。但是在旅行者看來,艷遇實在是一件嚴肅的事,而書僅僅是一種交流溝通的工具,不具備經典意義,即書中不一定會夾著一朵小花如茉莉和枯萎的玫瑰等。因為此本書很可能極其通俗,就是在途中隨手買下也可隨手丟棄的,這跟將要發生的故事屬于同一個級別。當然《橋梁工程概要》和《資本論》也是書,但不具備流通性。最好的書是三毛+瓊瑤+金庸+古龍+渡邊淳一+昆德拉+普希金,這個名單當然可以一直開下去,只是要見機行事,如果你手中是一本有關星相和屬相的書,那么接下去你就有可能摸到她的手了。
手相
一些人想了一萬次的那只小手,卻被艷遇者那么輕而易舉地抓在了手里,甚至不需要過渡或高詠“冰涼的小手”之類,這在一些心理偷窺者看來實在是匪夷所思。從一只小孩的手中讀出諸如愛情線,命運線以及前世來生等等,是艷遇者必備的功課。看手其實是花招,關鍵看臉,看其心理變化,因為不是所有女孩都經得起一番神機妙算的,如果你觸其痛處仍天花亂墜,那就要對不起拜拜了。一般來說,艷遇者能從女孩子向你提問的口氣中看出她的虛實,越是羞羞答答欲蓋彌彰的,越是她想知道的,哪怕明知是一派胡言,但不可知的命運以及對未來的憧憬,仍是女孩生命中最關切的問題,艷遇者如果能抓住機遇,擴大開放的話題,那就不會毫無所獲的。
名片
名片的好處是能將你的單位、職務、地址、電話等悉數告訴對方。至于什么時候遞名片為好,那當然也要見機行事,一般總是可分為三個階段。如推銷員之類的則一開始就遞上了,恨不得你立馬就買他的產品;第二種是在話越談越投機之時,覺得有必要亮一亮身份了,才互相交換;第三種是在要分手依依惜別之時,如果要在名片上再寫上宅電、手機什么的,那就說明很在乎對方了。而在女孩子那里,某人的名片可以作為一種炫耀,敢可以隨便翻書時用來夾夾書,當然更可以下了車之后把它丟在垃圾筒里。不過與遞現成的名片相比,更有意思的是用筆互留地址,隨便寫在哪一張紙上,就像導演寫下故事提綱一樣,接下去天知道會發生些什么。
電話
不是所有的艷遇一開始都會有什么結果,現代人只有借助電話這個工具,才有可能讓故事進入到發展部分,而且電話的好處是當鈴聲響起未接聽之前你還不知道是誰打來的,這樣一種永遠的懸念對艷遇者有不斷的刺激。它不像信,一看筆跡就知到是誰寫來的。而隨著傳呼和手機的普及,幾乎是在隨時隨地都可以“叩”到你的意中人。由于時空的隔絕,泡吧更多的是在回憶中,但有了電話,至少可以泡泡“電話吧”。這也就是現代人為什么一定要留傳呼和電話的原因。而且電話上的互相傾訴,大多是重聲輕色的。一個姿色平平的小姐,可以用絕嗲的聲音征服人,特別是在夜深人靜之時,當一顆孤寂的心懸在空中,特別容易被撩起蟄伏的情欲,而電信局的賬單上又多了一些貢獻者。
撲克牌
撲克牌是艷遇者游戲部分的必要工具。發牌者的手有時比鋼琴家的手還要靈巧,他可以像賭神片中的高手那樣,把牌發得起起落落如雪花飛舞又切得整整齊齊。當他發出一張牌時其實完全可以跟導彈的威力媲美,也完全有可能在空中就被高手給攔截了。同樣的一副牌,在一輪一輪的交戰中是從來不會重復上一局的,這也就是艷遇者永遠原創的動力。有時交戰雙方,不完全是智力的較量,因為從智力上說,男方可能要勝于女方;但是具體落實到舌戰上,就成了一種供需關系,挑逗和反挑逗,如同司令可以吃掉你副司令,但如果你有四個小3握在手,就像摩托羅拉飛越無限似的,司令也會栽到你的小手之中,這就是撲克牌的魅力所在。而用它算命再兼看手相,你便肯定勝券在握,即使是吃方便面也是機會多多,滿意多多了。
邂逅
可以指第一次的偶然相遇,也可以是第二次的代名詞,即第一次的證明和合理延伸部分,是無心插柳的另一種說法。有的時候它又被叫作緣份,有的時候一下子上到了重量級,被稱作為命運,還硬把貝多芬拉來讓他敲幾下門,作為一種書面語,它只有在讀書人之間流傳。更多的時候還是屬想象的部分,虛構出故事情節來,比如他穿著風衣而她披齊肩長發,他冷冷的樣子和她淡淡的笑,就像風中的一首歌。不過請注意,對艷遇者來說,重要的是行動,而不是事后的回憶和懺悔。
舞廳
或許全中國的舞廳都是一個樣子的,就如全中國汽車站里的廁所一樣,前者是低劣香水的氣味,后者是惡劣的尿臭;前者轉著轉著就成了站樁式的慢舞了,后者則常常插足難行,如果要區別,當然有高低之分,一是揮發精神一是排泄物質,另外則有本埠和外地之區別,在本埠上舞廳有可能會帶上舞伴,而在外地、在旅途中肯定要搭識異鄉女子為舞伴。大多數的情況也僅僅是踩著不變的步伐,摟摟跳跳而已,最多跳完了再喝點吃點宵夜什么,僅此而已。如果艷遇硬要指洗頭洗腳之后再干點什么,那就可能落人打黃掃非之列。既然全中國的舞廳和全中國的廁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那全中國的法網也都是疏而不漏。
白馬王子
A和B,兩個素不相識者的一面之緣,一次擦肩而過的遺憾,一次靈犀的神交,抑或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抑或是宛若鄰家女或里奧納多的感覺。此種際遇和情境可能第二天就會出現在城市的晚報上,在千字左右的文字中,讓人讀去即是“白馬王子”四個字。此詞會高頻率地出現在青春美文和小女人散文當中。本來這兩個說法都是形跡可疑而又模棱兩可的。如女人可分美人和丑人,文章豈有“美”丑和大“小”之分。不過如有耐心讀一讀,即可發現作者都有頗為嚴重的自戀自癔情結。本是相貌平平的,但在文章中竟是貌若天仙;本是氣質猬瑣的,卻偏偏哇塞酷呆了。此種文字好像是在推動全民的艷遇運動,讓每一個平凡的人都心存想法。男人會想到我就是白馬王子,起碼也得爆個冷門做匹黑馬;女人呢好像是真的有了一夜情似的,一不小心會寫出一部中國式的《廊橋遺夢》。
辦公室
幾乎每一個城市的男人都在發著屈原般的天問:美女到哪里去了?如果我們撇開那些陪老外和早些年去沿海城市淘金的那部分,剩下的和新成熟的應該全呆在各類辦公室里(包括媒體從業者),起碼白天必須呆在辦公室里,以她們的存在撫慰從事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文職人員。這些美女心比天高命若琴弦,等著男人去吹拉彈唱。所以有一天突然眼睛一亮那絕對不是你的錯,以后有事沒事往各類辦公室里跑是絕對沒有錯的。在報紙和文件的掩護下說些甜酸的話都是恰如其分的。辦公室的好處有以下幾點,一是給她打電話相對比較方便,很容易逮到甚至可以動用最古老的情書;二是她們的上下班時間一般頗有規律,容易睹(堵)到;三是它的門鎖是可以保險的,不像我們的賓館飯店,因此像西片中做些春光燦爛或春光乍泄的舉動也有條件。
網上
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艷遇的,只有在網上才有條件。雖然上網不等于上床,但上網起碼可以替代一部分上床的功能,這是男人蓋茨為男人做的最大貢獻,不像偉哥的發明者只知道讓操作干活,沒有了一點情調。從這一點來說,上網有點前戲的成份。無數網上艷遇的故事告訴我們,雖然你時時刻刻警惕一小撮“同志”在搞鬼,但仍是抱著寧可錯殺三千,也不能放過一個的宗旨,盡管總有好心人做著諸如“網絡女性防狼手冊”、“男性照妖指南”的工作,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仍是源源不斷的艷遇。渴望艷遇是上網的一個原動力。
另,網上艷遇的另一個含義是,有不少男人(尤其是中年男人)上網,就是為了在站上搜索花容——對此我們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