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書館作為一個文化機構,要在創建“學習型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必然要強化圖書館員的學習教育,提高館員的綜合素質。只有在學習型圖書館中,每個館員才會積極學習,不斷創新,自我超越,從而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更好推動新世紀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為建設繁榮昌盛的現代化中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學習型圖書館 素質教育 綜合素質
在新世紀中,圖書館員將發揮新的作用,成為信息源與信息需求中介、紐帶和橋梁,為廣大讀者提供優質高效信息服務的導航員。只有學習型圖書館,才會提高館員素質教育,更好促進館員跟上時代步伐,與時俱進。
一、學習型圖書館理論的由來
學習型圖書館理論是在“學習型組織”的理論中發展而來。是把“學習型組織”理論和實踐應用于圖書館的一種管理理念和模式.學習型組織理論是美國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彼得。圣吉博士以系統動力學為核心,提出的一種先進的現代管理科學理論。圣吉認為,真正能在未來脫穎而出的組織,是那些能使組織各層次的成員都致力于學習的組織.即所謂的“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理念是以人為本,全員學習,終身學習,不斷提高組織和個人的學習力、文化力、創新力,實現人、組織和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學習型圖書理論是在學習型組織理論為基礎,把學習型組織的理論方法應用于圖書館實踐工作中,以系統思考為核心,促進圖書館的集體學習和創造性學習,通過學習獲得創新的能力,增強組織活力,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學習目的是充分發揮圖書館的發展與進步,實現圖書館可持續發展。
二、學習型圖書館對館員的素質要求
在學習型圖書館中,圖書館員不僅要有好的基本素質,而且還要繼續勤奮學習本專業需要的新知識,新技術。有專家指出:“圖書館所發揮的作用,5%來自圖書館的建筑物,20%來自信息資料,75%來自圖書館員的素質。”它需要圖書館員的必須具備以下素質。
1.復合型知識。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圖書館也逐步向數字化,網絡化發展,未來圖書館模式是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共存互補的混合圖書館,即復合型圖書館,它將是圖書館存在的基本形式。復合型圖書館對專業人員的要求也是必然是復合型的。圖書館員要掌握復合型的專業知識,就要必須具備廣博的學科專業知識,就不單掌握傳統的圖書分類,編目,加工,組織目錄,到圖書入庫,排架,流通以及館藏結構和文獻資料,同時要掌握檢索信息知識,提高信息技術能力,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高密度存儲技術,通信技術,多媒體技術,數字技術等現代化手段對文獻信息進行再生產加工,能迅速摸索到讀者對信息的需求,以最快速度向讀者傳遞優質高效的文獻信息,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復合型信息導航員,以適應現代化信息社會的要求。
2.具備高超的人際溝通和策劃能力。
圖書館是學術性的服務機構,圖書館員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要具備服務技術和技巧服務工作水平。圖書館工作的價值是通過為讀者用戶提供各種服務來實現的,同時也是一種人際溝通的過程。圖書館員要學習管理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針對不同的讀者群進行不同的特定服務。通過館員與讀者的溝通,了解不同讀者的需求與期望,有良好的溝通,有助于問題的分析的解決。同時,圖書館要為讀者提供跟蹤服務,面對讀者的研究項目,有時需要大量資料的摸索和提供進行統籌安排和策劃。掌握系統工程理論和咨詢策劃理論,是圖書館員統籌策劃的重要體現。
3.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
學習型圖書館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不僅鼓勵館員個人的創新精神,更強調和培養館員的團隊創造力。圖書館將已有的人力,物力,財力,從工作的分工協作,上下左右的關系以及時間空間的聯系上,有效,合理地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結合體,使圖書館的各項工作做到部門與部門,部門與個人,個人與個人之間相互配合,相互銜接,促進工作目標得以實現,其依靠的就是館員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圖書館員在充分發揮自己潛能和開發創新能力的同時,搞好同事之間的協調和配合,使圖書館充滿集體凝聚力,以實現圖書館的工作預定目標。
三、館員素質教育的對策
1.樹立自主性終身學習意識,在繼續發教育中提高。
“公共圖書館是人民的終身學校”,作為在終身教育場所工作的圖書館員應將學習當作自己畢生的任務。美國工程教育協會測算,大學畢業的科技人員,其科技知識有12.5%來自大學課程,其余87.5%,都必須在工作后的學習中獲得。可見而知,學歷有終點,學習無止境。當今社會新事物,新問題層出不窮,要適應瞬息萬變的客觀世界,必須要樹立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的意識,從學習中促進步和發展。繼續教育作為一種補漏補缺,拓寬知識和提高素質為主要內容的終身教育,是在職專業人員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創新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的一種主要途徑。
2.樹立“共同愿景”,鼓勵館員學習與發展。
彼得#8226;圣吉指出:“沒有共同愿景。就不會有學習型組織”。共同愿景是學習型組織聚合力,是學習型組織的奮斗目標。每個圖書館都有自己的發展目標,短期的或中長期的,某種程度上就是愿景。讓每一個館員都了解本館的“共同愿景”,確定“個人愿景”,把個人的發展目標納入到組織的整體目標中去,促進每一個館員不斷學習,從學習中充實自己,在實現個人目標的同時實現組織的目標,而這正是建設學習型圖書館所要求的。
4.倡導系統思考與超越自我精神。
彼得#8226;圣吉十分重視這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認為它高于其他四項修煉。他認為系統思考是整合其他各項修煉成為一體的理論與實務。這整個學習型組織而言,具備自我超越的勇氣和毅力,使改善組織與個人的心智模式成了可能,在此基礎上建立起新的組織愿景,并通過團隊學習予以實現,這樣各項修煉融合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達到整體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毅力。
長期以來,我們習慣本位思考,把自己的責任局限于職務范圍之內,只考慮部門利益和自身立場,缺乏系統思考,難于形成對整體組織發展的全面認識。當在一個組織里邊的個人只是專注自身職務,就不會對所有職務互動產生的結果有責任感。具體到圖書館,要倡導館員以整體的角度思考客觀因素的變化,而不局限于片面表象,才能了解變化,適應變革,并能不斷地推動組織學習活動。整個圖書館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從文獻信息的采集,加工到傳遞,各項工作相對獨立又相輔相成。因此,作為圖書館員,不僅要以全局觀點來運籌整個館業務工作和個人的發展,又要求各業務部門從屬于組織目標而求得協調一致;而作為一位熱愛圖書館工作的館員,更要把崗位和個人發展與部門及圖書館的發展目標協調起來,具有團隊協作精神,即在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中求得自我發展。
綜上所述,圖書館作為一個文化機構,要在創建“學習型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必然要強化圖書館員的學習教育,提高館員的綜合素質。只有在學習型圖書館中,每個館員才會積極學習,不斷創新,自我超越,從而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更好推動新世紀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為建設繁榮昌盛的現代化中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美)彼得.圣吉.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
[2]盛小平,肖碧云.創建21世紀的學習型圖書館.圖書館建設.2003(1).
(作者單位:廣東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