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何學科知識都是一系列概念、命題和推理論證構成的邏輯體系,教師在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素養外,更應該有較高的邏輯素養,并且運用邏輯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去有效地培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
[關鍵詞]邏輯教學法 課堂教學 高中政治
如火如荼的課程改革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長期以來,由于應試教育觀念和實踐的深遠影響,政治課堂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方式顯得單一而死板,學生被動地參與學習而缺乏主動性,個性受到壓抑。因此,如何提高政治課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主動性,一直是廣大任課教師思考和探索的課題。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體會,著重闡述如何將邏輯教學法運用到高中政治課的教學實踐中去,又能如何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提高教學效果等問題,供同仁們參考。
一、邏輯教學法的內涵與效果
黑格爾曾說過“任何學科都是應用邏輯”。客觀事物的變化發展是有規律的,人們在對其進行研究時也要遵循一定的思維規律和規則,這就是邏輯。也就是說,任何學科知識都是一系列概念、命題和推理論證構成的邏輯體系。因此,教師在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素養外,更應該有較高的邏輯素養。只有在思想內容上,又在邏輯結構特征上全面具體地掌握了科學概念、定理、定律、原理、公式與論證系統,教師才能做到深入淺出、運用自如。教學不僅要正確系統地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還要通過傳授知識去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如果教師本人不掌握邏輯知識,就很難設想在教學過程中去有效地培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邏輯方法會帶來一些顯著的效果有:
1.有助于由已知推出未知
在課堂教學中,一個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傳授新知識,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和手段才能使學生容易接受,這是每一位教師都在探索的問題;而運用新舊知識之間的邏輯聯系來達到此目的,無疑是一種有效的途徑。
2.有助于正確地表達思想
我們教師總是有這樣一種感覺,有些學生說話、回答問題總是“東一耙子西一掃帚”。究其原因,多半是邏輯上的毛病。事實上,人們在利用語言表達思想和論證思想過程中都離不開邏輯問題,說話、寫文章、回答論述題要想提高表達效果,要想做到用詞準確、語句通順、條理清楚、意思完整、說服力強,就必須要求概念明確、判斷恰當、推理符合邏輯規則。
3.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人的思維能力是在長期的、大量的思維活動中發展起來的。凡是自覺地遵循思維形式的結構和規律開展的思維活動,尤其是比較復雜的思維活動,更有助于思維能力的發展。邏輯是思維科學的重要分支,在教學中,對教學過程、教學內容等運用邏輯方法進行安排和組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如何將邏輯教學法運用高中政治課中去
1.用于每節課內容的內部聯系
課堂教學是傳播知識的主要途徑,是教學的基本形式。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主要不在于資料搜集的多少,教案寫的是否詳盡;而在于課堂講授的質量,在于闡述問題的明晰性、說理的邏輯性以及是否善于啟迪學生思維。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對每節的教學內容要精心安排,找出其內部的邏輯聯系,即使內容比較瑣碎、聯系不十分緊密的章節,教師也一定要將其邏輯化,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學生的思維,便于學習和掌握。
【例】高三教材中關于“現階段的人民民主專政具有新的時代內容”這一問題,教材上總共講了六點。這六點不容易記憶,教師可以將這幾點做如下設計:
我國現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顯然,第一點就應該是突出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的國家職能;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包括兩個方面,即民主與專政。如何堅持民主呢?就要進一步發展人民民主,實行民主法制化,決策民主化;如何堅持專政呢?顯然要堅決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和各種敵對勢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對他們怎樣打擊,犯罪如何處置呢?還要高度重視法制建設,以法治國;另外,國際上還存在著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為了我國主權和領土的完整,還要加強國防建設;做到上述幾點,就可以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內條件和國際環境。
通過這樣的重新安排和理順,便增強了這六點之間的邏輯聯系,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教學內容之間有了緊密的邏輯聯系,各個步驟也便會變得井然有序,備課內容再多,只要捋著一個頭,便可牽一發而動全身。
2.在新舊知識之間尋找邏輯聯系
人類的學習總是以一定的經驗和知識為前提,是在聯想的基礎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的。新課的導入總是建立在聯系舊知的基礎上,以舊引新或溫故知新,而藉此促進學生知識系統化的。因此,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有了邏輯聯系之后,教師還要注意節與節之間的邏輯聯系,使上一節課的結尾和下一節課的開頭能夠有效地銜接,使兩節的內容也有緊密聯系,這樣,能夠使學生在一節課的結尾有個懸念,期待著下一節課的開始。
【例】在“貨幣的職能”這節課的結尾時,讓同學們討論一個問題:“我們口袋里的人民幣是不是貨幣,它有沒有貨幣的這五種職能?”同學們見解不一,而大多數同學認為人民幣也是貨幣,討論非常熱烈。這時,我說:“人民幣不是貨幣。”同學們都很吃驚,迷惑不解。“原因是什么呢?我們下一節課來探討這個問題。”我說。這樣就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3.運用邏輯思維方法做練習題
練習是任何一門學科都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練習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和深化所學的知識。熟練的掌握教材內容固然可以正確地做出答案,但有效的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此,政治教師在練習和復習中要注意教給學生一些解各種題型的邏輯步驟和思維方法。
以思想政治課中的辨析題為例,這是一種較難把握和解答的題型,而且有越來越復雜的趨勢。對于這類題應如何解答,學生往往不知所措。教師可以事先教給學生方法。⑴判斷表態;⑵闡述基本觀點或原理;⑶指出題中觀點為什么正確或錯誤;⑷較詳細地分析正確、錯誤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常用的邏輯方法
1.歸納法:分析事實、經驗或實驗,抓住共同因素,概括本質屬性,綜合基本特征,用簡煉而又準確的詞語作出結論,并對相似的易混淆的內容進行比較,指明分界點和聯系點。即從若干個事例中推導出一般原理,這就是歸納。
2.演繹法:首先講解規律、原理,再舉出正反實例進行驗證,分析它的內涵和應用范圍,最后要求學生舉例應用。即將理論、原則應用于具體事例,這就是演繹。
3.類比法:政治課中的許多原理和觀點十分難懂,教師如果就理論講理論,學習效果肯定不會好,教師可以用實際生活中的事例或簡單的生活道理來進行比較的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就能夠接受,并能對所學原理有較深的理解。
(作者單位:湖南新寧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