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口語交際 小學生 訓練淺談
新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指出:“能根據不同需要正確運用規范語言進行口頭表達,具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能根據不同場合的需要,得體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發表自己的見解。”這個目標體現了現代社會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新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依據小學生認知特點,利用教材優勢,抓住課堂這一陣地,面向全體學生設計多種形式的訓練方法。
一、利用“入學教育”進行訓練
學生入學第一天,對什么都感到新鮮,教師可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進行語言訓練。如:作自我介紹,與大家交個朋友。還可利用課本上“入學教育”的圖畫進行訓練。這時,老師創設情境與學生對話,與學生模擬練習。還可帶學生看看校園,讓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此時的學生無拘無束,會提出很多問題,教師應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不要輕易放過一個問題。這樣的訓練,不僅激發了學生說話的興趣,也將觀察方法、思維訓練隱含其中。
二、利用拼音教學進行訓練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語文課本拼音部分的編排,對拼音、識字、學文進行了有機的整合。六七歲的兒童已有了較豐富語言基礎,他們可以完整地說很多話,發很多音,只是還不懂得分音節拼讀。在教學中我以學生原有認知為基,結合課文內容和插圖,創設情境,從認識事物開始,從交際起步,從已知引出未知。如在教學漢語拼音“b、p、m、f”的形時,可以讓學生先仔細看圖,說說圖與字母相似的部分;可以啟發學生聯系生活,說主這些字母像什么;還可以將b、p、m、f f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如,“右下半圓bbb,右上半圓ppp兩個門洞mmm,一根拐棍fff。”
三、利用識字教學進行訓練
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要與發展學生思維、發展語言相結合,教師要指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自學,敘述自己自學的方法和結果,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
四、利用閱讀教學進行訓練
在閱讀教學中,我常常在指導閱讀的同時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或以小組的形式開展討論和合作做題,讓學生在寬松的小天地里暢所欲言,發表見解;或讓學生當小老師,對學生匯報的學習內容進行評價。只有在這種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口語交際,才有利于培養學生說話準確、簡練、有條理的能力。
總之,教師要把培養和訓練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放在首位。無論在什么時候,教師都要以滿腔熱情關愛學生,以和藹的態度親近他們,和他們交談,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能在任何一個機會中得到鍛煉,得到提高,讓每一個學生都 和諧、寬松的氣氛中開出不敗的智慧之花。
(作者單位:河北安陵鎮蘇老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