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生活興趣 提出問題 探究效率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境界”。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有利于調動探究的情感,有利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取得理想的探究效果。
一、聯系生活實際激發探究的興趣
學習的最好動機是對學科的興趣。激發探究興趣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比如,教學“平面圖形的認識”,低年級的學生學習一段時間之后,顯得有些疲倦。這時候,讓他們玩一個猜圖形游戲,會使大家精神大振。課前,師生制作一些大小形狀各異的平面圖形紙卡,裝在袋子里。游戲時,學生伸出去摸,摸著一個就它是什么圖形,說正確得一分,說錯的不得分。兩個小組為一隊,開展比賽,每人摸一次,最后看誰的得分多,誰就為勝者。利用自制的圖形紙卡開展游戲比賽,有效地活躍了課堂氣氛,振奮了學生的精神,學習活動得以繼續進行了。
二、聯系生活實際提出探究的問題
問題是探究的核心,發現問題是探究活動的起點,沒有問題就不可能有富有成效的探究活動。為探究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師可創設這樣一個的情境,讓學生自己從情境中發現并提出探究的問題:把學生帶到學校附近一塊梯形的土地旁邊,告訴他們,農民伯伯要在這塊地里栽種名貴花木需到遠處購買種苗。有的學生說先要確定花木的種類,有的說先要計算出栽種花木種苗的數量,有的說,先要計算土地的面積。經過討論,一致認為,首先應計算梯形土地的面積,因為知道土地的面積,才能計算出需要花木種苗數量。那么,梯形面積應該怎樣計算呢?這就自然地發現并提出了要探究的數學問題。
三、聯系生活實際指引探究的方向
為使探究活動能順利展工,增強學生探究的信心,教師應及時給予點撥引導,幫助他們打開思路。在探究圓錐的體積可能是與之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猜測需要驗證,怎么驗證。學生一時想不出合適的方法來。這時,如果播放一段副食店售貨員用酒提子(有柄的圓筒)舀酒倒進瓶子的錄像,學生就可能從這個具體的情境中悟出驗證的方法:用空心的圓錐盛水或沙倒進空心圓柱。探究方向確定了,只要動手一試,成功就在眼前。
四、聯系生活實際運用探究的成果
運用所學知識,可以加深理解,增強記憶,強化神經聯系,穩定新建立起來的知識體系,起到鞏固深化新知的作用。比如,學生通過探究,知道了復式統計表的特點、構成、作用和制作方法之后讓他們開展一次社會調查,調查本地有多少家網吧,其中有多少家接納未成年人、網吧中成年人、未成年人各有多少,他們中玩游戲的、上網聊天的、收集信息獲取知識的各有多少,在網吧里呆的時間有多長,等等。然后對統計表進行分析,得出明確的結論。如果確有一些網吧違反規定接納未成年人,而這些未成年人在網吧又主要在玩游戲或上網聊天,滯留時間又比較長,那就表明這些網吧的經營行為有問題。這樣,就可以根據調查結果給工商、文化、公安等部門寫一份報告,附上統計表,請求對網吧進行整頓,以保護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河北臨城縣趙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