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學習情境 語文教學 教學效果
創設學習情境,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的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學生在特定的學習情境中產生興趣,活躍思維,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實踐中,我用以下情境教學,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一、圖畫展示情境
圖畫可以形象地展示課文情境,用掛圖、剪貼畫、簡筆畫來再現課文內容。使學生得到充分的感性認識,教學《詹天佑》一文時,同學們對詹天佑在遇到山勢坡度大,火車爬陡坡困難時,巧妙地設計了“人”字形線路難以理解,這時,出示“人”字形線路掛圖,學生對這種巧妙的設計一目了然,從而學習到詹天佑大膽創新的精神。教學《世紀寶鼎》一文,讓學生看封面圖畫,伴隨老師的語言描繪,學生對“鼎”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對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二、音樂渲染情境
音樂的語言會給人以豐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馳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節奏、塑造出音樂的形象,把聽者帶到特有的意境中去。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播放合適的樂曲,能引起學生的聯想,激發他們的興趣。教《燕子》一文時,我用輕快、活潑的音調輕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使學生體會到小燕子的活潑、可愛。
三、表演體會情境
情境教學中的表演有兩種:一是進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讓學生自己進入角色,扮演角色,課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書本上,而是自己或自己班集體中的同學。這樣,學生對課文中的角色必然產生親切感,自然加深內心的體驗。
四、生活體驗情境
生活體驗情境即把學生帶入自然,帶入社會,從生活中選取某一典型場景,作為學生觀察的客體,并以教師語言的描繪,鮮明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如教學《爬山虎的腳》一文時,學生對“爬山虎一腳一腳地往上爬”不易理解,我就把他們帶到農家小院,認真觀察爬山虎,當看到爬山虎的“腳”時,同學們恍然大悟,認識到了爬山虎是怎樣爬了。我又指導他們細致觀察,體會作者的寫法。在自然情境中學知識,不僅僅對課文有比較深入的理解,還悟出觀察的方法,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歡快活潑的自然情境教學,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使知識內化和深化。
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從形象的感知達到抽象的理性的頓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的自覺活動,優化了教學,提高了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河北景縣安陵鎮蘇老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