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輔導員隊伍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一線骨干力量,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輔導員隊伍,是做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組織保證。本文從輔導員的定位、輔導員的配備與選聘、輔導員的培養發展與管理考核三個方面,論述應如何貫徹落實中央精神,推進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隊伍建設 配備管理
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2006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對新時期輔導員隊伍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為高校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提供了契機,吹來了春風。
雖然輔導員制度從創立至今已經積累了許許多多成功的經驗,在實踐中顯示出不可替代的地位與作用,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與過去相比,仍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何適應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發展變化的特點探求自身發展的新規律,這是輔導員隊伍建設在新的歷史時期面臨著的挑戰。在這一關鍵的歷史時刻,《意見》和《規定》的出臺,從創新發展上明確了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目標方向,從政策措施上給予輔導員隊伍建設有力的扶持,將推進輔導員工作再上新臺階,其關鍵環節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輔導員的定位——發揮輔導員工作職能的有效保證
對于輔導員的定位,教育部《規定》明確指出,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實現輔導員角色的科學定位,是更好地發揮其思想政治教育職能,提高輔導員工作實效性的關鍵;是確立輔導員的地位與作用,穩定輔導員隊伍的組織保證。根據《意見》和《規定》的精神,高校要充分認識實現輔導員科學定位對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可以將著力點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明確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職責。二00六年教育部《規定》的頒布實施,首次明確了新時期輔導員隊伍的角色定位:一是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組織者和指導者,二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三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對于輔導員的要求與職責,《規定》都作了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各高校應乘《規定》頒布實施的東風,認真檢查和促進本單位對輔導員工作職責、要求、定位的具體落實,避免輔導員工作的泛化,使輔導員隊伍能真正發揮學生思想教育的職能。
2.明確輔導員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分。教育部的《規定》在總則上明確:“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分”。“高等學校應當把輔導員隊伍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應當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促進高等學校改革、發展和穩定,促進培養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輔導員的管理,《規定》明確:“高等學校輔導員實行學校院(系)雙重領導。高等學校要把輔導員隊伍建設放在與教學、科研隊伍建設同等重要位置,統籌規劃,統一領導”。由于在《規定》頒布實施之前,對于輔導員身份沒有統一的規定,各高校的做法不一,致使輔導員所擔負的思想教育和教書育人的主要職能得不到承認和落實。高教戰線如果能真正按照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性質,把輔導員隊伍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承認輔導員隊伍是一支重要的教師隊伍,承認輔導員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三位合一的功能,輔導員的工作績效才能真正得以實現。
3.加強輔導員隊伍的“三化”建設。按照輔導員的定位加強這支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建設,對于實現輔導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組織者和指導者;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的角色要求是非常重要的。應該要求每個輔導員通過學習培訓,具備教師的基本素質,在具有過硬政治素質、嚴謹工作作風同時,具有較好的專業素質和科研能力,全面提升輔導員的素質威信和人格魅力。
二、輔導員的配備與選聘——提升輔導員隊伍素質的第一道關口
配備與選聘環節是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入口關,是培養高素質隊伍的首要環節,只有嚴格把關,才能打好基礎。
1.科學合理地配備輔導員人數,是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基本要求。
目前高校輔導員配備不足的問題,是制約輔導員工作質量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幾年來,在各高校開展的輔導員隊伍建設專項調研活動中,不少輔導員表示,由于人手不足,工作深入不夠,無法對貧困生、心理障礙生等特殊學生群體傾注更大的熱情、給予更細微的關愛,深感苦惱和不安。《規定》要求高校按師生比不低于1:200配備輔導員,是從當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需要出發的,充分顯示輔導員隊伍建設走向科學化和規范化,是提高輔導員隊伍工作績效的舉措。
2.要按《規定》要求規范輔導員的選聘標準和程序,從輔導員的入口環節把關,以“高進”的目標要求建立一套不斷提高輔導員隊伍整體素質的工作機制。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要求,著力建設一支高水平的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使他們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更大作用”。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是高校配備選聘輔導員必須遵循的根本原則。以筆者所在的廣州大學為例,我校是近年來由多所高校新合并組建的學校,建校以來,我們制定并實施輔導員工作條例和輔導員聘任考核條例,明確了輔導員的任職條件、資格及崗位職責、考核辦法,堅持新進輔導員采取公開招聘和組織推薦制度,由組織、人事、學生工作部和學院等相關單位按輔導員任職條件、資格,通過競爭上崗、公開考核等相關程序,嚴格選聘配備,著力提高輔導員隊伍的基本素質。目前,學校輔導員隊伍本科學歷層次達到100%;碩士研究生達到33%;在讀研究生達到42%,從2004年起,還規定新進輔導員必須具有研究生學歷。我校實施輔導員聘任考核和輔導員工作條例后,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成效比較顯著。
值得一提的是,輔導員配備應當注意年齡、學歷、專業知識、經驗等方面的結構合理。目前大部分高校把“年輕”作為主要條件,簡單強調隊伍年輕化,這就容易造成輔導員隊伍缺乏經驗積累,缺乏工作的連續性。
三、培養發展與管理考核——構建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強效機制
胡錦濤總書記對輔導員隊伍建設曾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必須從思想認識、完善機制、明確政策、培養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調動廣大輔導員的積極性,提高輔導員工作的水平。
構建和完善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強效機制,在管理機制、考核機制、培養機制和發展機制上堅持“嚴管、精育、優出”,是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關鍵措施,著力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嚴要求。輔導員工作辛勞清苦,責任重大,職業素質極其重要。要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一定要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率先垂范,言傳身教。一批好教師會造就一所好學校,一個好輔導員會影響一批學生的未來。如果輔導員名利心重于事業心和責任心,經受不住委屈,斤斤計較一腔怨言,不但干不好工作,而且會對學生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抓輔導員隊伍建設要“嚴”字當頭。應從實際出發,制訂培養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各種形式的崗前和在崗培訓,強化職業道德守操;定期安排學習考察、經驗交流活動,溝通信息,促進提高;建立考核激勵機制,將考核與聘任、獎懲、晉級等掛鉤,調動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總之,要通過各種途徑不斷提高輔導員的政治素養、職業道德、政策水平,帶好一支隊伍。要給輔導員提出做人和做事的要求,鼓勵他們努力做到:志存高遠,做一個有崇高理想的人;腳踏實地,做一個身體力行的人;言行一致,做一個正直誠實的人;自我激勵,做一個發奮進取的人;團結友愛,做一個善于協調的人;多思多想,做一個勇于創新的人。
2.要加強專業化建設,鼓勵輔導員成為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學生事務管理等方面的專門人才。一名輔導員要按職業要求成為學生政治上的引路人、學習和生活上的指導者、心理健康的輔導者和合法權益的保護人,光有熱情和愛心,缺乏專業知識的支撐,顯然不能合格。高校要切實重視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建設,對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事政策、管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和心理學以及就業指導、學生事務管理等方面的專業化輔導與培訓,開展與輔導員工作相關的科學研究,使輔導員成為行家里手,有說服力、影響力、感染力,工作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3.明確政策,保障有力,努力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使輔導員工作有條件、干事有平臺、發展有空間,真正做到政策留人、事業留人、感情留人。《規定》針對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突出問題,明確規定從工作條件、行政待遇、崗位津貼、培養發展等多方面給予輔導員政策傾斜,解決后顧之憂。這些實實在在的政策措施將解決輔導員長期以來付出多,工作重,壓力大,收入少,待遇低,地位低,承擔責任和實際付出相差遠等狀況,體現了黨組織對輔導員政治上的愛護、工作上的支持、生活上的關心,《意見》和《規定》的出臺使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久旱逢甘雨。高校要以此為契機,認真貫徹中央精神,切實落實各項政策措施,真正將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作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措施來抓,作為高校的一項長期性、基礎性的重大任務來落實。
參考文獻:
[1][2][3][4]教育部令第24號,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國教育在線http://jiaoshi.eol.cn/article/20060801/3202210.shtml.
[5][6]周孝懷,論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學報第11卷第4期,2005年12月.
(作者單位:廣東廣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