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一位同胞寫的一個域外故事。他在波恩邀請一位德國朋友吃飯,餐畢使用牙簽,用完信手棄之于碟中,待服務員來收拾。而德國朋友用完牙簽后,則將其折斷為三截,放入手帕,置于公文包內。何以如此?原來他要把牙簽帶回家,放入粉碎機里粉碎。我們的那位同胞大惑不解,處理一根小小的牙簽為啥要如此鄭重其事?德國朋友竟正兒八經地說出一套“理論”來:牙簽的一端像針尖一樣銳利,當我們剔完牙齒后放在盤碟中,服務員就會將其扔到垃圾袋里,于是就很可能把垃圾袋戳出個小窟窿,里面的臟東西就會溢漏出來,這樣就會弄臟環境;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牙簽被裹在殘菜中,一旦被餓極了的狗呀貓呀的動物吃了,便很可能卡住喉嚨,那就不道德了;另外還有一種可能,如果清潔人員的手忽然碰上了它,很有可能被刺破皮膚,會出現流血,不及時進行處理,那就很有可能會感染上細菌……
天哪,這個德國人的聯想力如此豐富,虧他會想得出那么多“可能”,對一根小小的牙簽竟如此“小題大做”!可這無疑把德意志民族的那種嚴謹、精細、一絲不茍表現得淋漓盡致,實在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