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法國人認為,他是“法國政壇自戴高樂以來最偉大的人物”。也有人將他比作拿破侖,因為他像拿破侖那樣野心勃勃、與眾不同。多數人預測,他將擊敗美女對手羅雅爾,成為下任法國總統。
他就是法國人民聯盟運動主席尼古拉·薩爾科齊。
希拉克的“政治女婿”
薩爾科齊1955年出生于一個富有的匈牙利移民家庭,20歲時就踏進政壇,一直是法國青年中的領袖人物。1978年,他拿到律師證,曾與人合伙經營一家律師事務所。有闊綽的父母做后盾,年輕的薩爾科齊輕松地在政商兩界施展才華。28歲時當選塞納-那伊市市長,34歲時成為國會議員。2002年,他更是進入內閣,出任內政部長,瞬間成為法國政壇一顆冉冉升起的巨星。
在法國,薩爾科齊被戲稱是希拉克的“政治女婿”。他與希拉克有過近20年的師生情。上世紀70年代,時任總理的希拉克將只有20歲出頭的薩爾科齊拉入自己的隊伍。而薩爾科齊也很爭氣,22歲成為市議員,28歲就當上了市長。但是,好景不長。1995年,法國舉行總統大選,薩爾科齊倒戈支持希拉克的競爭對手,“岳父”和“女婿”的關系就此破裂。于是,薩爾科齊被踢出了“元首繼承人”隊伍,前進道路上不斷冒出絆腳石。然而,他神奇地一路“逢兇化吉”,節節高升。
在2002年的法國總統競選中,薩爾科齊回到希拉克身邊,為“岳父”競選連任東奔西走。他當然也有自己的打算——試圖得到總理位子。但是,希拉克連任成功后,將總理寶座送給了連法國人都不太熟悉的拉法蘭。失望的薩爾科齊明白了:從此只能獨自拼殺。不過,希拉克還是給了他一根內政部長的權杖。這哪里是薩爾科齊想要的!但他接受了,并決定將內政部變成為自己而戰的陣地。他全力打擊犯罪活動,牢牢抓住了媒體的注意力。法國媒體曾用“安心睡吧,他在守護著你”的溢美之詞,來為薩爾科齊唱贊歌。
像拿破侖一樣拼命工作
薩爾科齊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他每天早晨6點起床,先瀏覽當天的報紙,然后吃早餐,再向辦公廳主任布置一天的工作。接下來就是一個接一個的會議、約見、招待會,晚上還要把文件帶回臥室。據他身邊的人介紹,他每天都要工作17個小時以上。不過,即使再忙,他每周都要抽時間去跑步。薩爾科齊的工作方法也自成一體。2002年剛一就任內政部長,他就開會要求下屬“寫通知須清晰可辨,有新思想”。有一次,他在一份報告上讀到“債務的可承受性令人滿意”等詞句后,異常不滿地對國家統計及經濟研究所所長咆哮:“請寫得簡單一點,讓法國人能看得懂!”就這樣,薩爾科齊把內政部的頭頭腦腦們整治得服服貼貼。但對普通工作人員,他總是和顏悅色,展現的是一副親民形象。同時,他也明白,外面的“民”更要去“親”。幾乎每一周,他除了要面對各階層的數十個約會,還會下一次基層。
2004年3月,薩爾科齊改任經濟、財政和工業部長。短短數月,他就使前任梅爾相形見絀。其實,薩爾科齊的經濟政策與梅爾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他總是設法讓人們知道他在做什么”。但是,跟著薩爾科齊干的人就沒有了原來的好日子。上司要提高工作效率,手下人自然每個人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一位顧問就曾苦著臉說:“薩爾科齊的工作速度讓我們吃不消,我們連周末都沒了!”而薩爾科齊則說:“抱怨我整天工作?我的任務就是行動!”
“有個空位子,我就想坐上去”
與其他溫文爾雅的政客不同,薩爾科齊鋒芒畢露,毫不避諱自己是個占有欲極強的人,“有個空位子,我就想坐上去”。“我感到自己有一股力量和愿望,想要有不一樣的法國。我希望使法國社會重現活力。”這是他的參選宣言。他還希望加強社會流動,幫助民眾致富,建優質學校,提高工資。最終目的是將法國重塑為“世界典范”,與過去的法國“平靜地決裂”。“(希拉克)總統先生求無為,我希望求變。”他了解法國人當前覺得國家正走下坡路的憂慮,毫不猶豫地舉起改革旗幟。其中,最明顯的包括加強與美國的關系,不再像戴高樂或希拉克般喜歡與美國唱對臺戲。
就連薩爾科齊自己也承認,他是“法蘭西政治的例外”。但這個“例外”卻很受歡迎。不久前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60%的法國選民認為,薩爾科齊是“法國政壇自戴高樂以來最偉大的人物”,是2007年總統寶座的有力競爭者。事實上,法國調查機構CSA所做的民意調查也顯示,薩爾科齊將以52%的得票率在總統選舉的第二輪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