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06年《輕兵器》雜志的首篇卷首語“行業戰略,公眾話題”。隨后,在過去的一年里,《輕兵器》雜志容量雖小的卷首語中,對輕武器的“大”與“小”、“質”與“量”、“軍”與“警”、“內裝”與“外貿”等問題展開了討論,在跟蹤研究國外單兵裝備發展動向的同時,更多的是思考我國輕武器的發展,使“輕武器不輕”的科學論斷更顯厚重。
新的一年,新的思考。“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也是輕武器行業發展的靈魂。相當一段時間里,業內把輕武器的發展聚焦在技術創新上,把新原理、新結構、新材料和新工藝“四新”作為輕武器發展的突破口,對輕武器行業的體制機制創新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輕武器發展必須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在競爭、評價、監督、激勵機制中加速輕武器行業的發展。
競爭乃“四個機制”之首。武器裝備科研競爭的內在動力是裝備的使用權。近代輕武器的發展是一部競爭發展的歷史。
上個世紀中葉,美軍以“先進戰斗步槍計劃”吸納世界輕武器廠商參與競爭,從而使美軍輕武器發展建立在國際舞臺上.因而擁有了世界先進水平。近期美軍在OICW項目和SCAR計劃中運用競爭機制,有效調動了工業部門的積極性,從ROBINSON公司的XCR步槍、HK公司的XM8步槍到最終選定的FN公司Mk1 6/Mk1 7步槍,再到HK公司的HK41 6/HK41 7步槍.在眼花繚亂的取舍更替中,世人品味的是美國輕武器新的發展理念、設計思想、技術創新與集成,以及最終的裝備系列。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國輕武器裝備的發展方針。無論是維護國家利益和世界和平,還是國防工業發展,我國輕武器必然要走上國際舞臺。寓軍于民,以競爭、評價、監督、激勵機制為主導,軍民互通互動互補、開放有序、充滿活力的運行機制,是輕武器裝備科技創新、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保證。有競爭,必有創新;有創新,才有生命力。輕武器發展必須擺脫行業壟斷,必須淘汰那些計劃經濟時代和經院式模式的做法。”采眾長為己用”,欲求先進理念、先進技術和先進裝備,惟有競爭。
沒有創新的機制和機制的創新,就沒有概念創新和技術創新;沒有創新,就不能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