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放開“禁區”,對于社會嘖有煩言的發廊、桑拿、足浴等行業實施準入制度。在此之前,一些城市的政府對服務娛樂業(如歌舞廳或洗浴中心等)發出公告,要求其經營單位必須有備用安全套,還要求在里邊服務的小姐定期檢查身體。一直以來,這些行業被喻為色情場所,屬于打擊之列。然而,盡管執法部門進行經常性的“掃黃打非”,卻屢禁難止,使得這些行業的經營活動更加隱秘。因此,由于無法正常管理而形成地下的泛濫。這樣一來,使得性病和艾滋病蔓延;由于行業的無序和法規的約束而產生暴力,使犯罪率增加。
經濟市場化,社會商品化,供求關系是基本前提。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需求多樣化逐漸顯現出來,特別是經濟的發展伴隨著激烈的競爭。經濟的發展使人們物質的要求得到滿足,帶之而來是精神上的需求也隨之旺盛,而現在市場缺乏的正是這種使精神上得到放松、身體得到陶冶的場所。這些行業的應運而生就在所難免,人為的用行政命令強制禁止,只能是按下葫蘆起了瓢。現在各地正在逐步“開禁”,應當說這是政府的睿智之舉,開明之舉。
媒體報道,一位市委書記就把足浴列為本市脫貧致富的產業。他從兩個方面闡述了足浴的功能:一是提神醒腦,疏松筋骨,有利于健康;另一方面可以解決社會就業問題。據說,由于市委書記的大力支持,該市的足療產業已經取得成效。
改革開放以來,就有關于恢復“紅燈區”的爭論。有家報紙還曾經特地開辟專版,以正方和反方各相等的版面開展辯論,因此曾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歸納起來不過是兩類:正方認為是違背傳統道德,不符合社會主義制度。反方認為,使這些行業準入,是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需求普遍存在,市場就應當提供,政府所要作的是規范和管理及正確的導向,強令禁止是不可能的。實踐已經證明,職能部門雖多次嚴厲打擊,但也只是一時湊效,過后就是強勁的反彈。這些本來可以是“陽光”的職業,卻變得十分“曖昧”。許多齷齪的交易,在監管不到的角落里得以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類似的問題存在,如城市攤商:由于城市管理部門加強了打擊力度,引發多起流血事件,其嚴重程度已經影響到社會的和諧。世界的大都市紐約的交通局,也曾經上交一項法案,意欲將城市攤商取締,而市長卻否決了這項法案。市長解釋說,這些城市的空閑的地方(如人行道)是本市不可浪費的資源,具有特殊的價值;合理利用和開發這些資源,則可以惠澤所有的居住者。事實證明了這位市長的英明:保留二千多家的水果、食品,花鋪及雜物攤點,不但方便了居住者的消費,同時還解決了二千多戶人民的生計。
很多人擔憂,有些服務娛樂業的準入,會產生不良影響。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以道德和制度反對準入者,是無視市場的需求,無視資源的浪費,也無視就業者的存在。其實,這些問題很好解決:建立和完善行業的法律法規,健全管理機構,對從業者實行崗前培訓,如有違規則采取懲罰和追究民事及刑事責任,等等。這樣做既可以解決市場之需求,也可以解決那些學歷低、就業難的人之職業,使社會更加和諧。
現在,我們還須返躬自省:還有多少資源沒有利用、還有多少的行業沒有準入呢?因為開放是沒有領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