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礦難把一個完整的家庭毀了:父親高位截癱,母親棄兩個幼小孩子于不顧,竟挾賠償款出走,只留下病夫弱子。然而,災難并沒有把他們壓垮,不屈的13歲少年千里迢迢地推著輪椅上的父親,歷經一年的時間從湖北走到山西,風餐露宿,翻越太行,終于靠著堅強毅力為父親討回20萬元的賠款。
大難突至,健壯父親礦難慘遭截肢
今年39歲的鄧學如出生于湖北省棗陽市陳廟村一普通農家。1989年,22歲的他經人介紹,和同村一位叫唐緒珍的姑娘喜結連理。1991年,女兒鄧有書的如期降生,讓初為人父的鄧學如興奮不已,尤其是兩年后兒子鄧有念的出生,更讓他喜上眉梢。但伴隨著兩個孩子的降臨,日子更顯得捉襟見肘。為了貼補家用,鄧學如在農閑時四處打聽、尋找掙錢的門路。聽說鄰村有人在山西煤礦挖煤很掙錢,但工作性質十分危險。可為了兩個孩子,鄧學如沒顧及那么多,就和同村人一起背井離鄉去了山西。到那里之后,他才發現,正規的國家煤礦根本進不去,前來這里打工的都是進一些本地的私人煤礦。除了工資高,一點安全保障也沒有。
2001年3月,鄧學如在別人的介紹下,來到了高平市程家溝煤礦。第一次下井,鄧學如才真正了解到別人所說的危險。溜子隆隆的響聲和地壓造成的驚心動魄的“叭叭”聲,讓人一聽就感到心悸,頂梁上破碎的矸石嘩嘩往下掉,那些攉煤工緊張地抱著一百多斤的鋼梁鐵柱,幾乎拼命般地操作……
2002年1月26日,煤礦的突然塌方把包括鄧學如在內的三個人壓在了下面,另外兩人當場死亡,雖然鄧學如撿回了一條命,但卻造成高位截癱。不愿承擔責任的礦主連騙帶恐嚇,賠他兩萬元錢后就再也不管了。
突如其來的事故把鄧學如一家人逼到了絕境,他們怎么都無法面對這殘酷的現實,特別是一心想過好日子的妻子唐緒珍,萬萬沒想到會遇到這樣艱難的生活:高位截癱的丈夫,尚未長大的兩個孩子,加上巨額的醫藥費,更壓的她喘不過氣來。想到自己的后半生幸福,唐緒珍竟拋下這可憐的病父弱子,偷偷地拿著礦上賠償的兩萬元錢出走了。
一個完整的家就這樣轟然倒塌,帶給鄧學如的打擊可想而知。一個健康人突然間成了殘廢,不僅身體上的病痛難以忍受,而且天天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要兒女伺候的感覺真是讓他生不如死。雖然兩個孩子很懂事,多災多難的家庭已經把他們磨練的比同齡人成熟冷靜許多。看著不吃不喝,意志消沉的父親,他們的心里充滿了不安。 一天,鄧學如一大早就讓兒子給他洗臉穿衣,收實的干干凈凈,這個舉動讓兩個孩子感到很反常。他們注意到,父親滿腹心事又吞吞吐吐,眼光無論看什么,都充滿了不舍和悲戚。吃完飯后,鄧學如特意叫住兩個要去上學的孩子,沉默了很長時間后,交代女兒說:“有書,以后你要好好照顧弟弟呀!”
整個上午,無心上課的鄧有書和弟弟鄧有念心中充滿了焦躁和不安,當兩人不約而同地跑回家時,眼前的情景把他們嚇得大哭:父親用玻璃藥瓶劃破了脈搏……
兩姐弟在鄰居的幫助下,匆匆地把昏迷的父親送到了醫院。由于搶救及時,鄧學如才撿回了一條命。兩個孩子跪在床前,哭著對醒來后的父親說:“爸,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啊,你就忍心拋下我們不管嗎?你走了,我們可怎么辦呀……”看著哭的喘不過氣來的孩子,再也忍不住悲傷的鄧學如流著淚對兩個孩子說:“爸怎么舍得丟下你們呢,爸是不想拖累你們呀!”,三人抱頭痛哭……
為了兩個尚未成年的孩子,又經歷一次生死考驗的鄧學如恢復了活下去的勇氣。而鄧有書和弟弟鄧有念為了給父親買藥和維持全家人的開銷,他們只好一邊上學,一邊掙錢養家。
春末夏初,鄧有書就帶著弟弟到山上抓蜈蚣,一條蜈蚣可以賣五角錢,但由于蜈蚣是毒蟲,為了安全,他們就想了一個好方法,把鄰居吃剩下的雞骨頭重新煮一遍,然后放在巖縫或墻角下,蜈蚣一聞到香味,就乖乖地跑了出來……夏天,就去稻田溝里抓海蝦,別人都忍受不了悶熱的天氣,但這對姐弟卻盼望著天能再熱幾分,因為溫度越高,海蝦越多。一斤海蝦能賣三元錢呢。捉的多了,還可以為父親補身子。到了秋天,他們就上山去采摘野菊花,這是四季中最輕松的活了,盡管一斤菊花才賣兩角錢,但由于山上到處都是,一天最多能摘到15斤菊花!
躺在床上的鄧學如為了減輕孩子的負擔,就托人介紹了一些手工制品的工作,無論嚴寒酷暑,鄧學如從不間斷地躺在那里辛苦編織。編中國結,編花籃……只要是手工制作的活,鄧學如多數都干過。
日子在三個人的共同努力下,總算艱難地維持了下去。到了2005年8月,鄧學如的身體也有所好轉,可以勉強坐起來了,而此刻長久以來埋藏在心中,要為自己討回公道的想法就更強烈了。當鄧學如把自己的決定告訴給兩個孩子時,他們都非常支持,特別是兒子鄧有念,雖然年紀小,卻深知父親這些年所受的痛苦。看著昔日健康的父親,現在卻要在床上過一輩子,他就非常痛恨那個不負責任的煤礦廠主。立志一定要為父親討回公道,
誓討公道,不屈少年維權情憾中原
下定決心后,一家人就開始為維權做準備工作,因為沒錢坐車,13歲的鄧有念也背不動爸爸,就用鋼管和木板親手做了部輪椅,他要推著父親去山西。
2005年9月17日,拿著280元錢和姐姐特意蒸好的饅頭,13歲的鄧有念推著父親,開始了艱難的維權之路。為了省錢,父子倆過著節衣縮食的生活。餓的實在忍不住了,才吃隨身帶的干饅頭,就著鹽巴和開水充饑。鄧有念心疼父親虛弱的身子,總是堅持讓父親先吃。晚上,他們經常在人家屋檐下睡覺。雖是初秋的天氣,后半夜卻凍得人瑟瑟發抖。鄧有念為了照顧父親的傷腿,不顧爸爸反對把外套脫下,搭在父親的身上。自己卻蜷縮著依偎在輪椅旁。
雖說父子倆一路吃了不少苦,但幸運的是,他們也碰到了很多好人。不僅熱情地留他們吃飯,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個熱心的阿姨把家里的被子和舊衣服送給了鄧有念。這讓父子倆十分感激,終于不用忍受寒夜的煎熬了。
但正當鄧學如父子滿懷希望,風雨兼程地趕路時,卻遇到了千里之行中最困難的時刻——翻越太行山。巍巍太行,高聳如云,險峻的地形也是出了名的。一個人空手攀援尚覺吃力,何況是一個13歲的小孩兒要推著父親翻越!望著陡峭的太行山,看著一路辛苦的兒子,鄧學如一直堅定的心涼了下來,他失望地想,自己的維權之路,真的要在太行山前被停止嗎?
但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無論怎樣艱難,也要試一試才行。鄧有念按著父親的吩咐,在山腳下吃了一些東西后,就沿著山腳找到一條傾斜度較小的山路,開始慢慢地向山上艱難地挪動。為了父親的安全,每走一步,鄧有念都先用腳支著車輪,然后拼命往前推,生怕因為沒力氣而從陡峭的山坡上滑下來。雖然剛開始的山路并不十分陡峭,但已經讓鄧有念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就這樣走走停停,到傍晚時,找了一個平地把父親放穩后,累極了的鄧有念一下子就癱在了地上,嗚嗚地哭了起來。
鄧學如看著一路上無論吃什么樣的苦,都沒有掉眼淚的兒子,現在哭著對自己說:“爸,我累,我餓……”。他再也忍受不住,背對著兒子淚流滿面:一個13歲的小孩子,硬是邊挨餓邊堅持推著輪椅走了這么長時間,鄧學如難過的連死的心都有了,真想把自己拋在這太行山上,再也不拖累兒子了……
沒多久,筋疲力盡的鄧有念就在輪椅旁睡著了。鄧學如把小被子輕輕蓋在蜷縮成一團的兒子身上,自己卻怎么也睡不著。整個山上靜悄悄的,只剩下夜蟲低鳴聲。寒夜的山風拂動著雜草,吹醒了絕望的鄧學如:自己怎么連13歲的孩子都不如,碰到一點困難就想自殺,馬上就要到山西了,如果現在就這樣跳下崖去,對得起兒子所遭的罪嗎?清醒后的鄧學如拋開自殺的念頭渾身充滿了力量。路都是人走出來的,就不信我們父子倆征服不了這座山!
人一旦有了正視困難,克服困難的勇氣,過去看起來很難的事也變的不那么難了,行動起來就會有更多的自信心和主動權。鄧有念想了一個好辦法,推著不容易,就改成拉。他用衣服把父親固定在輪椅上后,又把幾件衣服接起來,綁在輪椅前的推手上,然后像拉車一樣,躬著瘦小的身子拉了起來。沒想到,這方法還真有用,大大減輕了重量和危險度。而且幸運的是,遇到陡峭的地方,就會有一些路人幫他拉一把。就這樣,父子兩人終于在第二天傍晚,爬到了山頂。
但上山容易下山難,在半山腰處就上演了驚險的一幕。當時鄧有念正慢慢地推著父親下山,但走著走著,輪椅下滑的速度越來越快,但他怎么也控制不住,就隨著輪椅呲呲地順著山坡滑下,萬分緊張的鄧有念大叫起來,幸好路邊有一中年男子經過,看到這樣的情形,迅速上去拉了他們一把,才避免了險情發生。驚恐不安的鄧有念嚇的蹲在一旁大口大口地喘氣。這位好心人看著鄧有念剛才把鞋底都磨破了,擔心他們在下面的山路上會更危險,竟堅持把鄧學如送到了山下。20公里的山路,父子倆竟走了整整三天!
就這樣,歷經艱險的鄧學如父子征服了太行山!2005年10月18日,鄧有念推著父親走了一個多月后,終于到達了山西!
正義獲勝,13歲少年為父討回20萬
到達山西晉城后,鄧學如父子先到高平市勞動局做工傷鑒定,但一切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樣簡單。他們東奔西跑后,好不容易地找到了一位副局長,可他不但拒絕進行工傷鑒定,還態度粗暴地威脅說:“你們想找誰就找誰,想告到哪里,就告到哪里。反正我這里不管!”鄧有念聽完后一下子就哭了,他一直天真地認為,再苦再累也不怕,只要到了山西就能討回公道。可這位副局長的話讓鄧有念的希望頃刻破滅了。站在勞動局門口無助的大哭起來。
幸運的是,恰好被一位叔叔看到,了解到鄧有念的情況后,他沉思了一會兒,給鄧有念出了一個主意,讓他帶著父親去太原找省勞動廳,說不定能解決問題。于是鄧有念又推著父親趕往太原,經過20多天的長途跋涉,他們于12月9日到達山西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當得知鄧學如父子的悲慘遭遇后,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的工作人員都深表同情。同時被13歲的鄧有念震撼和感動了。工作人員不僅耐心地講解了工傷鑒定和工傷賠償的有關規定,而且馬上出具了督辦令,讓他們父子拿著去晉城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臨走時,那里的工作人員還捐了300元錢,這讓堅強的鄧有念感動得哭了起來,終于有人為他們做主了。鄧學如父子拿著督辦令,找到了晉城市勞動局和社會保障局的負責人,好心的局長不僅給鄧有念50元生活費,還督促工作人員盡快辦理此事。12月20日,他們拿到了工傷鑒定書。
雖然工傷鑒定書拿到了,但鄧學如卻沒錢打官司,幾經挫折后,他們又來到了高平市司法局,司法局安排高平市法律援助中心聯系律師幫助打官司。因為程家溝煤礦已經關閉,鄧學如就采用法律援助中心的建議,以程家溝煤礦所屬的高平市建寧鄉程家村,茍家村,李家村三個村為被告,向高平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006年1月9日,高平市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此案。鄧學如父子就開始了漫長的等待。為了生存,白天,鄧有念就推著父親撿垃圾,由于不熟悉地形,不敢走遠,他們只能翻別人撿剩下的垃圾,易拉罐、廢紙盒、塑料瓶。運氣好的時候,鄧有念還可以撿到一些爛水果,把壞的地方削掉后,就可以讓父親吃了,只要是有營養的,孝順的鄧有念就全留給父親吃。有時候,為了得到一個塑料瓶,鄧有念就會在不遠處等人家喝完。
最難熬的要數下雪天。寒冬臘月,滴水成冰。父子兩人的吃飯已成問題。但在四面漏風的舊窩棚里,鄧學如又發起了高燒。鄧有念看著父親痛苦的煎熬,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先把父親送進了最近的診所。看到燒的神志不清的鄧學如,醫生連忙為他打上了點滴,藥物很快發揮了作用,鄧學如慢慢清醒過來。而鄧有念這時才突然想起,他沒有錢為爸爸支付醫藥費!思量再三,鄧有念硬著頭皮來到醫生面前說:“叔叔,我現在沒有錢付醫藥費了,要不我在這打工來抵賬吧。”醫生以為他們想賴賬,當即憤怒起來,但在鄧有念含淚訴說了他們的遭遇之后,那位醫生既震驚又感動。不僅免去了輸液費用,而且還為鄧學如開了一個星期的藥。
2006年3月20日,鄧學如父子終于等來了高平市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三被告共同賠償原告鄧學如伙食補助費、交通費、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等共計206008.33元(含已付的兩萬元)”。一審判決后,三被告不服,向晉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006年6月20日,鄧學如父子的維權故事被當地媒體報道后,在山西掀起了強烈的反響。眾多好心人向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在等待終審判決的同時,鄧學如父子得到了許多好心人的幫助。晉城市法律研究中心的主任不但捐了200元錢,還幫他們聯系了晉城救助站,解決了他們的住宿問題。6月29日,鄧學如父子等到了終審判決:維持原判。法律終于還他們一個公道!
編輯 朱小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