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MBA受白領熱捧
月收入8000元的“的哥”,月收入4000元的賣報老漢,月收入4500元的“煎餅哥哥”,在“超女”、“好男兒”等草根明星風行神州大地的同時,來源于社會生活底層的“草根MBA”開始在網絡上風靡起來,受到眾多白領包括很多讀過MBA的精英人士的追捧。
草根MBA,最早的來源就是微軟中國公司全球技術支持部部門經理劉潤發現的“8000元的哥”——上海大眾新亞公司的出租車駕駛員藏勤。一次從公司到機場路上的閑聊,被劉潤稱為“一堂生動的MBA案例課”,媒體的介入讓這位的哥更顯出神奇色彩,一時間,“神奇的哥”成為申城上下熱議的話題,藏勤甚至還成為其他出租車司機攻擊的對象,但他的一些“載客理念”經過劉潤的理論分析之后,卻成為不少白領津津樂道的話題。

藏勤的平靜生活被打斷的同時,其他版本的草根MBA實例開始陸續出現在網絡上,一場尋找草根MBA的浪潮似乎在悄然開始。
“一個賣報老漢怎樣做到月收入4000元?”首先開始在網絡上被廣泛轉載,實際上,這是一篇幾年前就已在網絡上流傳的文章,只是有了“8000元的哥”的流行,才又有好事者把舊文重新搬上了網絡。不過,這個南京的賣報老漢的確與“神奇的哥”有異曲同工之妙。其實,老漢賣報紙絕沒有想到什么“MBA理念”,但同是賣報,這位老漢能有4000元的月收入,確有其過人之處,而擁有良好的心態更是關鍵。
草根MBA似乎無處不在,上海有“神奇的哥”,南京有賣報老漢,北京也最新發現了“煎餅哥哥”,而且是月收入4500元的“煎餅哥哥”。
發現“煎餅哥哥”的同樣是一位白領。他由于經常加班,晚上回家時通常會買點夜宵,于是發現了一位生意特別好的賣煎餅的小伙子。
這位白領最直接的發現就是煎餅哥哥的煎餅是加兩個雞蛋,而價錢卻和其他煎餅攤加一個雞蛋的價錢相同——2元錢,于是將其歸結為零售巨頭沃爾瑪的薄利多銷策略一一加量不加價。實際上,這位煎餅哥哥這么做的初衷就是照顧一些熟客以及熟客帶來的朋友,換個角度說,就是把老客戶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并能讓這些老客戶帶來新客戶。煎餅哥哥的穿著比較整齊,則被這位白領稱為形象管理,因為對于市民來說,一個小吃攤位的衛生最為重要,因此銷售者的形象自然就比較重要。這位煎餅哥哥在做完寫字樓生意之后,會轉到酒吧附近繼續做生意,同樣被稱為準確掌握消費者的生活和消費習慣,并根據市場調查作出相關銷售調整。經過估算,這位煎餅哥哥的月毛收入可以達到9000元,純收入也有4500元左右,讓這位白領感覺“學到了很多很多”。
實際上,無論是月收入8000元的“的哥”,月收入4000元的賣報老漢,還是月收入4500元的“煎餅哥哥”,并沒有學習過任何MBA的管理知識,在自己的工作中也并非按照什么營銷策略運作,一些所謂的營銷理念只是發現者“強加”上去的。但這些草根MBA都有相似之處,那就是擁有良好的心態,在任何崗位上都能發現閃光的亮點。MBA也并沒有草根和精英之分,白領對草根MBA的追捧也許正是對自身的一種反思。